第六百八十九章 好心情(2/3)
作品:《国潮1980》
是这些盆中的大冰块散发出森森冷气,让凉意透过薄薄的衣服沁入人们的肌肤,把暑热驱赶的无影无踪。>
尤其“虎拉车”和茉莉花也浸泡在黄铜盆的冰水里,散发出清新悦人的花香果香。>
就更让人们散尽了心头的烦躁,反而感到心旷神怡的舒适。>
至于装饰摆设就更为惊人了。>
整墙整墙的古画,富丽堂皇的藻井,两个人高的大赏瓶,各形各色的大尺寸宫灯。>
虽然从精雕细琢,构思精巧的角度而言,这里恐怕不如北门外坛宫招待散客的二层小楼布置精巧。>
但这里胜在大气堂皇,肃穆端庄。>
举个例子,坛宫一期摆设料器,最大不过一人高。>
而北神厨的料器葡萄在一间屋里足足挂了一架啊。>
尤其是摆在正厅神库里的《百花戳灯》,视觉上带给人们极大的震撼力。>
高达两米的灯头是一只用红木雕成的大花篮,整个花篮雕刻着盛开的玉兰、菊花、梅花、海棠等各种花卉。>
灯上镶以彩绘的玻璃画屏,花篮上还安装着六只高高翘起的小玉兰灯。>
灯柱部分浮雕传统图案,下端镂雕四只戏绣球的狮子,而狮子的利爪组成了戳灯的底座。>
所有灯光亮起之后,璀璨夺目,精巧绝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愧为宫灯名匠“球灯韩”的徒弟所造,京城美术红灯厂最后一件镇厂之宝。>
如今满京城去找找,恐怕除了北神厨的宴会厅,再没有另一家,有这样气派、具有艺术美感的传统大型花灯了。>
即便是想再花大价钱去买,都无人做得出了,因为老艺人们都离开厂子了嘛。>
也就是宁卫民彻底救活了一个厂子,宫灯厂才肯以两万元的价格割爱给他啊。>
完全可以说,这是当世的绝品了。>
当然,考虑到花灯体积需要的空间,以及格调搭配问题。>
恐怕这玩意也只有摆在这里,才是那么回事。>
什么叫天作之合?>
这就是!>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百花戳灯》的前面,神库大门外,宁卫民居然一身西装,亲自站在这里迎客。>
他所接待每一个人都充满热情和礼貌。>
虽然不能说是一视同仁,却也绝不怠慢。>
不得不说,其实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身份高低有个自觉的判断。>
宁卫民如果对地位比较低的人太客气,反而透着假,会让人诚惶诚恐。>
反过来如果地位较高的人没受到更高的待遇,发现宁卫民对其与普通人没有区别,也不会高兴的。>
真想让人人满意,就必须见人下菜碟,恰如其分的拿捏住其中的尺度才行。>
所以从这方面来讲,宁卫民简直就是个会用嘴变魔术的人。>
无论多么平常的事情,经他巧舌如簧地那么一讲,就变得有声有色起来。>
往往他只需寥寥数语的寒暄,再加上一个表示关系距离的动作。>
或微笑,或握手,或点头,或弯腰,或拥抱,或拍肩……>
他就能让任何来客如沫春风,高高兴兴的去入座。>
这就是他的能耐,他的本事。>
甚至为此,几乎所有人在入座之后,首先都要议论一番宁卫民如何如何有风度。>
不认识他人要听见这些话,很可能就把宁卫民本人当做什么深受人民群众喜欢的明星大腕儿呢。>
“哎呀!总算来了!你们两位可都是贵客。”>
宁卫民对于年京和江惠的开场白也是这样的。>
一见面,他主动就把手伸过来和年京握手,同时也冲着江惠微笑。>
“说实话,今天你们两位能一起来,我特别高兴。看来我们彼此间是不存在什么隔阂了,也不至于再因为别人而生分、误会,再相互尴尬下去。对吗?”>
话里的潜台词,江惠一下就听懂了。>
她就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脸,随即点点头。>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谢谢你,邀请我们。”>
“哪儿的话?年科长才是帮了我的大忙呢。怎么说也是我该谢二位才对。”>
然而年京却听不大明白,他还不知道江惠和宁卫民也曾近距离的接触过,差点就发生了故事。>
仅仅以为宁卫民在暗示与江浩和霍欣关系闹僵的事儿。>
拍着胸脯装起了仗义劲儿。>
说别人是别人,他们是他们。>
是不是真朋友,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潮1980 最新章节第六百八十九章 好心情,网址:https://www.xbqg9.net/47/47380/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