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卷 第十八章 未来(3/4)
作品:《清末英雄》只能是出卖德国人。同时。复兴会的情报系统太烂了,虽然现在虞自勋和钟观光正在欧美寻找这样的专家训练特科和军情局的人,但是如果能有英国人的全面训练,那将会更好。想到刚才盖温特少校的差一点就把复兴会的老底全摸了,杨锐坐在温暖的马车里还是心有余悸,英国人能够称霸全球,情报收集能力完全是一流的,自己以后的行事要更加小心。
而且对于雷奥那边的漏洞。还是要补救才是,第一则是要把在东北见过自己的人干掉。比如那个俄国人马德利多夫,不过据说他现在已经回国了;再就是洛伦索马贵斯那边的军火、部队都要隐藏好,万一英国人从雷奥查到那里,再来一个突击搜查那就完蛋了;最后就是东北,要囤积粮食弹药等物资,以防英国人把自己是王启年的消息传给日本或是满清。想到这,杨锐又感觉通化兵工厂炮弹的产量太少了,最少要月产三千到五千发才成,这样一年下来有三万发炮弹……他想到这里还是觉得少,日俄大战的时候,一个战役就是四五十万发炮弹,够自己生产十几年的了。炮弹厂还是要提高产量,最少一年能产十万发。
杨锐坐在胡思乱想的时候,马车已经过了威尔森桥,上了黄浦路,看着约定的时间没到,他便在礼查饭店停了下来,和陈广寿进去要了两份牛排,用餐完毕,杨锐又在想下午见德国总领事的事情,他问向陈广寿道:“那个,叫卜利的,你再说说他的情况吧,省得见了面不好说话。”
陈广寿也是跟着杨锐吃了一顿好的,闻言飞快的拿出之前的简报说道:“这个卜利1860年出生,海德堡大学法律系毕业,1886年进入外交部,三年后去到桑给巴尔、开普敦、比勒陀利亚任副领事,”听闻陈广寿说到这里,杨锐就是摇头,正如复兴会关注满清大员一样,各国公使和领事也是关注的要点,在研究中发现,1895年之后,各国在中国的领事都换一波人,新来的这些人都有过在非洲的领事经历——他们最擅长就是拿着尺子在地图上画线,以确定自己的势力范围,现在听到新来的领事有过非洲的经历,杨锐不由得有些失望。
陈广寿见杨锐摇头,不明所以的停了下来,杨锐见他停下来便道:“继续说吧,他还有什么阅历。”
“他在1895年之后又回到了德国,而后在1900年才以总领事的身份出使各国,先是瑞士,而后去了澳大利亚悉尼,最近才到了中国。”
陈广寿说完杨锐把这个人的经历回想了一下,有点摸不透底细,他有些搞不懂这个人是非洲外交官的作态,还是正常外交官作态,不过想到是个什么样子还是要见了才知道。他只见越好的时间已到,便出门去德国领事馆了。
在德国驻沪总领事保罗.冯卜利男爵的记事本里,前任克纳贝交代的复兴会以及杨竟成占了满满的好几页,他大致的成长轨迹德国人都是很清楚的,从开始的味精工厂,到后面的通化铁路;从开始的威廉.雷奥,到东北的独立军,就这么一个人普通的中国人,几年之内便成为中国的一股政治势力,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还有那让人震惊的杭州起义。卜利不敢想象,若是起义发生在山东的话,那对于德国的在华事业是多么大的帮助啊!他每次想到这个就很是疑虑。为什么这个素来亲德的人不在山东、而是要去浙江起义呢?这样最终的结果是被英国人封死了补给通道,间接造成起义军的失败——即使保罗.冯卜利男爵是一个绅士,但是对这么一个野蛮落后的国家,他也绅士不起来,即使德国在远东的扩张处于低潮,但若是能够在为帝国的殖民事业锦上添花,也是会让皇帝陛下‘龙心大悦’的。
带着这样的想法。卜利在和杨锐闲聊之后,便开始旁敲侧击的复兴会在山东的打算。而一旦不利说到山东,杨锐的心里就咯噔一下。直呼来了。他从容的道:“男爵阁下,现在我们已经没有力量再去发动另一场起义了,”他话说完卜利就很疑惑,按照之前的情报。复兴会在东北可是有近两万部队的。杨锐似乎知道他的疑虑,再道:“日俄战争结束之后,部队就遣散了。俄国人给了不少钱,你知道的,中国人有钱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娶老婆和买土地,而士兵们一旦有了土地和老婆,那么他们就没有心思再打战了。杭州起义,我们已经把所有的力量都抽调过去了。如果有两万部队,那我们现在就不会躲的深山里。”
凭借对中国一些似是而非的印象。卜利有感觉杨锐说的是正确的。他下意识的喝了一口酒,然后问道:“那你们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本着多年来的友谊,我想我可以说服德国国内,支持你们的某些行动。”
听闻他这样说,杨锐装的很是兴奋,敬了他一下然后假装激动的道:“我就知道,德国是真正的朋友。这也是我们把学生大规模派向德国的原因。威廉大帝一直是我的偶像,他英武的把一盘散沙的公国统一成伟大的德意志……”
“杨,难道你也想做一个皇帝?”卜利有感于他对威廉大帝的崇拜,不自觉的问了一句。
“为什么不呢?”杨锐反问。“中国有几千年的帝制传统,没有皇帝,民众会不习惯的。民主那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清末英雄 最新章节丁卷 第十八章 未来,网址:https://www.xbqg9.net/5/5475/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