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家族】(3/4)
作品:《唐朝那些事儿》日高,都成了秦州人民的偶像了,军事上平定宇文仲和之乱,可谓威震陇右。所以。宇文泰让魏帝传旨,提升独孤信为大司马。大司马相当于国防部长,虽然比军委主席小点,但也是有军权的人。
从此,独孤信以大司马兼任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
然而,没过多久移镇的命令又到了。
西魏大统十三年(公元547年),西魏诸军准备同东魏争夺河南,宇文泰告诉独孤信,大军东去。关中空虚,你不能只顾着秦州,咱们要防备北方的柔然人乘虚而入,所以。带着你的精兵良将到河阳防卫吧。
河阳就是河北,同柔然人作战的北方前线,独孤信没有理由推辞。乖乖地带着人走了。至于官职,你都是大司马了。以大司马的身份领导北方防线名正言顺,也不用继续兼任陇右大都督、秦州刺史了。
这样以来。秦州出缺了,宇文泰让侄子宇文导赴任陇右大都督、秦南等十五州诸军事、秦州刺史。
宇文泰就这样不动声色地将亲信宇文导安插到陇右,有宇文导牵制独孤信,宇文泰可以高枕无忧了。
对独孤信,宇文泰继续实施怀柔方略。
在府兵系统还没有完全成型的时候,宇文泰破格将独孤信从开府、骠骑大将军提拔为柱国大将军,从此独孤信的军号和宇文泰相当,可谓尊荣无比。
为了进一步拉拢独孤信,宇文泰又重新考虑独孤信守洛阳、破岷州、平凉州等功再次封爵,因为独孤信的封号为河内郡公,已经够大了,于是将这些封爵转赠给了儿子们,第二子独孤善封公、三子独孤穆文、四子独孤藏义封侯,第五子、六子封伯。
独孤信面对如此隆重的特别恩宠,一点也没高兴起来,他深知功高震主的故事,于是再三向朝廷请求离开陇右回朝,宇文泰一直没有答应。
不久,东魏传来凶信,独孤信的母亲去世了,独孤信于河阳办丧事,恰巧宇文泰陪太子巡视北部边疆,顺道到河阳吊丧,独孤信再次请求按照礼制为母亲守丧,宇文泰还是没答应。
后来,宇文泰又跟独孤信结成了儿女亲家,独孤信的大女儿嫁给了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
不过,宇文泰又加宇文导为大将军,成为仅次于独孤信军阶的陇右二号人物,宇文导为人宽厚又明白事理,遇事谨慎,善于安抚部下,部下都愿意为他效力,所以很快他便在陇右打开了局面。
其他六位柱国中有广陵王元欣、陇西郡开国公李虎、南阳郡开国公赵贵、赵郡开国公李弼、常山郡开国公于谨、彭城郡开国公侯莫陈崇,这六位,除了元欣,其他五位都是随我们一路走来的沙场宿将,事实上,元欣这个柱国纯粹是个摆设,既然弄什么八柱国家,如果没有元氏皇族的事是说不过去的,毕竟天下名义上还姓元,宇文泰再牛也只是二号首长,顶多算是西魏公司的o,董事长尽管是虚衔,对外还是最高领导,面子要照顾到。
选中元欣,宇文泰是动了脑子的。
元欣是节闵帝元恭的哥哥,洛阳时代就做过太师、太傅、大司马这些最高级职位,入关后,成为魏室宗亲诸王的领袖,曾三为太傅,两做太师,元欣在西魏官场混得如鱼得水,不是因为他本事大,而是因为他掌握宗室亲王做官的秘密:不管事。
元欣性格粗鲁,与元家那些附庸风雅的王爷相比,他更对代北武人的脾气。他最喜欢的事只有一件:“玩”,比如饲鹰养狗,元欣还喜欢经营产业,他的果园在长安是最出名的,长安的各种名果都出自他这里。这样一位没有野心、纵情娱乐的王爷正是宇文泰辈权臣所最爱,所以他所得的荣誉称号最多。
所以,任职不管事的柱国大将军,元欣还真是不二人选。
李虎代表了另一个山头:洛阳禁军。北魏在洛阳的时候,禁军作为皇帝的亲兵,队伍十分庞大,他们集中定居在洛阳六坊之中,成为保卫京城皇宫和殿阁的皇家卫士,东西魏分的时候,大部分六坊之众选择了留下,一小部分跟着孝武帝搬到关中,他们的直接领导原来是斛斯椿、王思政等,两位首长入关后不再领兵,禁军由李虎统领。
李虎虽然原本是贺拔岳部下,论军中职位是仅次于贺拔岳的二号人物,但贺拔岳死后他们站错了队,军中众将都拥护宇文泰上位,他却一门心思要请贺拔胜到军中主事,可惜,贺拔胜不愿意亲自接手,他只好赶回关中,不幸的是路上被高欢给抓了,幸运的是因此结识了皇帝元修,从此投入了元修一边,成为禁军将领。之后他一直担任保卫皇室的重要职务,河阴大战的时候,是他第一个跑回关中保护太子。
李虎曾经跟宇文泰于北山阅兵,有人被豹子咬住,没人敢去救,李虎来不及拿家伙,冲上去徒手跟豹子搏斗并打死了豹子。宇文泰感叹道:公名字叫虎,果然名不虚传啊。
李虎的现职为太尉,相当于名誉国家统帅。太尉这个职位在秦汉之际是三公之一主管军队,不过,现在只是个荣誉职位。
南阳郡开国公赵贵更不用说,他是宇文泰走到今天的关键性人物,虽然几次东西大战的失利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朝那些事儿 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一章【家族】,网址:https://www.xbqg9.net/6/6377/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