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出大事了(2/2)
作品:《明朝海主》?”
那唐一岑刚到这里,旁边的班头走了过来,一脚将这衙役踢翻在地。转头对唐一岑道:“大人,这子胆大包天,竟敢深夜戏弄大人。请大人重重责罚,也好让我们兄弟出口恶气。”
见唐一岑要点头,地上的那衙役慌忙大叫了起来,“人冤枉啊,大人,您过去岸边看看就知道了,实在是出大事了。”唐一岑怒目凝视,“你这是嫌本官从后堂走到这里还不够远吗?”那衙役大声道:“大人,真的是出大事了,人愿拿脑袋担保。”那唐一岑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道:“既然如此,本官便信你一次,若是你存心戏弄,我便罚了你的月俸买灯油。”
那王姓衙役在前方带路,唐一岑紧紧跟随,后边是班头和举着火把的众衙役,衙役们怨恨的目光瞪着前边那王姓同僚,直盯得他背脊发冷。
那唐一岑到了海岸,在火把照耀下看到海岸的礁石旁竟然挤着许多瑟瑟发抖的年轻女子。唐一岑转头问那衙役,“这是怎么回事?”没想到那衙役竟然低声道:“人不知道,”衙役的话直气得唐一岑火往上撞,此刻若是拿着他那醒木,非得拍他一个满脸花出来不可。见大人生气,那衙役低头道:“实话禀报大人,人今天晚上当值巡夜,本在这礁石上睡觉。可不料想半夜来了水匪,为首的一名大汉将人打了一顿,然后从船上下来这么一群女子。那大汉让我立刻报与大人知道,将这些女子好生安置。若是晚了一刻,便宰了人全家。”
唐一岑看着不远处的女子,低声问道:“你确定为首的是一个大汉,而不是一个年轻人?”那衙役慌忙点头道:“不敢欺骗大人,为首的就是个大汉,满身的伤疤,着实吓人。”看着这十分眼熟的一幕,唐一岑沉吟不语,若不是衙役坚持为首的是名大汉,他都怀疑这是李天佑的报复。自从前几****将李天佑便是那海上抗倭英雄的事透露给了那个大人物之后,他的眼皮就一直在跳。
唐一岑想了一下,又问向那个王姓衙役,“刚才你整个事件中,有一个伤者,那人何在?”那衙役应道:“大人明鉴,人被那水匪所伤,正是那伤者。”完便要脱衣服让大人看他的身体。唐一岑越看这衙役越是生气,将脸一板,转头对班头道:“这斯竟敢在巡夜的时候睡觉,若是不施以惩戒,日后必酿大祸。”看着几个衙役笑嘻嘻的将那个倒霉蛋个架到了一旁,他叹了口气又道:“不管怎么样,先将这些女子带回县衙再做定夺。”
唐一岑回到了县衙,对姗姗来迟的师爷道,“烦请先生先给她们做个笔录,辨清来历之后,咱们也好处置。”那师爷看着满堂的女子,也没别的,找了几个识字的衙役帮着便去做笔录了。
没多长时间,那师爷将厚厚一叠白纸放到了桌案上,随后躬身对唐一岑道:“大人,我家中还有些急事等着处理,今日想要告假。”唐一岑虽然感到有些奇怪,但见这师爷的真挚,便没多问,直接准了。那师爷健步如飞的走出了县衙,转眼便不见了踪影。
唐一岑看着师爷的背影笑了笑,开始看刚才整理出来的笔录。这些女子都是近两年被倭寇掳走的人口,原籍都是附近州县,这倒是好办,是哪个县的,便让哪个县通知家人来接走便是。
忽然,这唐一岑看到一份笔录时,整个人都僵住了。他也终于明白那个师爷为什么会走的这么快了。只见那笔录上清秀的字迹写着:民女徐梅,松江府华亭县人氏。于嘉靖三十五年被倭寇掳走。
华亭县,徐家,这五个字不停在唐一岑的脑海里回荡着,这次可真是出大事了。
...
本章已完成! 明朝海主 最新章节第三十六章 出大事了,网址:https://www.xbqg9.net/6/645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