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贵客来(1/2)
作品:《极品点子王》庆贺宴当天的晚上,在食堂里吃过晚饭,张康和赵向前两人仍然是激动难名。他们俩回到宿舍后,双双挑灯夜战,开始写《枫》和修改《致橡树》。
赵向前用了一个多小时,首先将抄写好的《致橡树》交给了赵海。
赵海读了读,发现,赵向前连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改动!
赵海问他:“怎么不好好用心推敲推敲,琢磨琢磨,使得这篇诗歌更趋完美啊?”
赵向前两只小眼睛闪闪有光,说:“二哥啊!我刚才读了它三十遍,觉着任何一个字,都不能动!你写的这首诗,太完美了!想来想去,我决定,就这样拿出去发表了!”
赵海心里暗笑,要是你一个十四岁的毛孩子有能力修改它,那舒婷知道了,还不在橡树上撞死?
张康熬到凌晨两点多,也终于将短篇《枫》写了出来,并且,工工整整地抄在了稿纸上。
第二天早晨,天还亮,见赵海醒了过来,张康就迫不及待地将它拿给赵海,请他过目。
张康的钢笔字很漂亮,个个写得刚劲有力、隽永挺拔,整篇看上去,如同行云流水一般。若拿到编辑部去,不用读内容,单单这种外在的美,就足以让编辑刮目相看了。
赵海一边夸赞老大可以去参加硬笔书法大赛,一边仔细地读了起来。
一读之下,赵海吃惊不小!张康的字水平,比当年写这篇时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再加上张康读中时。与中的男女主人公有相似的经历。他重写的《枫》。既保留了原有的震撼力,又在人性的描写上,更细腻,更深刻了!
赵海和赵向前、孙小胖的早饭,还是张康到食堂给打了回来。
三人正在宿舍里埋头吃早饭,宿舍的门,砰砰砰地响了起来。
张康把门打开,四个人都瞪大了眼睛!
于宁来了!她这么早就到男生宿舍来。并且,红着两只眼睛,这要是被其他同看到,还不知要在背后怎么议论呢!
好在校的招待所里,只有218号住进了赵海他们四人,别的房间,没有客人,更没有其他的同。
于宁进了宿舍,也像张康那样,迫不及待地从衣兜里拿出一沓稿纸。交给赵海,兴奋地说:“赵海。我熬了一夜,把写出来了!你赶紧帮我看看!”
赵海快速地浏览了一下于宁写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于宁的笔,也是极好,想必在中时,是比孙军还厉害的一把写作的好手。
唯一的缺陷就是,在某几个细节上,政治味道比原作浓郁了一些。看来,因为于宁的生生活,整个儿伴随着教育大革命,所以,她受政治至上的荼毒比较重。
赵海考虑到华国新时期刚刚开始一年,像于宁这种情况的人,在青少年、甚至中老年中,还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而艺术界的坚冰还没有消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仍未形成,所以,便没有对这篇提出什么修改意见。
赵海知道,在固有世界观的影响下,于宁能写到现在这种程度,也勉为其难了。他相信,随着新时期的延伸,于宁会慢慢具备自己对这个社会的独立认识的。
见于宁也在面前,赵海就对张康和赵向前说,等到了星期天,就带着他们三个去黄土出版社,把两个和《致橡树》这首诗当面交给杨志强。
来到华京近一个星期了,赵海除去和王玉珍一起,跟着孙小胖去看望了一下郑洁外,还没去过其它地方呢。
《黄土》的编辑杨志强是郑美芳的同,又是赵海的责任编辑,而黄土出版社和华京大只隔了一个路口,赵海觉着,无论从哪方面讲,他都应该去看望看望他。
张康和于宁、赵向前三人一听赵海要带他们去《黄土》编辑部,都高兴得连忙答应了下来。
毕竟,像《黄土》编辑部这样的华国圣地,一般的爱好者,都只能在心里想象一番,哪有机会去看一看啊?
于宁走后不多会儿,宿舍里渐渐热闹了起来了。
梁小燕办事很利落,在这个庆贺宴第二天的早晨,她就在校园宣传栏里贴出了夏荷社成立的报道。
在这篇数百字的报道中,梁小燕还附上了她和赵海、张康他们在化饭店里的那张合影。
梁小燕的报道张贴出来后,前来218宿舍报名的同,便一个接一个,络绎不绝起来。
当天午饭后,休息时间里,更是不断地有三五成群的男女同来到218宿舍,报名申请加入夏荷社。
奇怪的是,这些同,竟然是新生少,老生多!张康通过交谈和审查还发现,他们其中有好多人曾是春柳社的成员。
张康和赵海、赵向前去春柳社报名时看到的那两位姐,也出人意料地结伴来了!
一边登记,张康一边暗暗怀疑,这些男,是不是看了梁小燕报道中的那张照片后,抱着接近三位美女的心思来报名的?而这些姐们,好像是要借机靠拢赵海啊!
张康一个人审查、填表、登记造册,根本就忙不过来,而赵向前又不屑于干这类事情,没办法,准备去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极品点子王 最新章节第二百四十三章 贵客来,网址:https://www.xbqg9.net/7/7228/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