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www.xbqg9.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www.xbqg9.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126章 新国府兆铭夺魁 因党争仲恺喋血(2/6)_百年史话中华演义_笔趣阁

第126章 新国府兆铭夺魁 因党争仲恺喋血(2/6)

作品:《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力后方能达到目的。

于是,汪精卫利用自己是孙中山《遗嘱》主要执笔人的角色,竭力将自己打扮成俨然是总理遗志的继承与捍卫者。因此,在众人眼中,汪精卫已是炙手可热。

同时,汪精卫还想方设法地与苏联顾问鲍罗廷接近,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

因为,汪精卫知道,“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孙中山的既定方针,欲接任总理大位者非得继承其遗志不可,而“联俄”则是关键之所在。

何况,一年多来,国民党已从中尝到了甜头;特别是苏联提供的援助,在第一次东征及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帮助国民党取得了军事上的完胜,这是有目共睹无可置疑的;所以,虽仍有右派的反对之声,但国民党是似离不开苏联的援助了。

何况,孙中山生前对鲍罗廷十分信任;孙中山逝世后,在国民党群龙无首的状况下,鲍罗庭几乎成国民党中央的大脑;所有《决议》表面上都是由国民党中央集体决定,但实际上是鲍罗庭了算。

因此,此次国民政府的再改组,鲍罗廷的态度至关重要;所以,能否与鲍罗廷建立并搞好关系,既具有象征意义也有着实用价值,切不可掉以轻心。

为此,孙中山逝世后的几个月来,汪精卫一有机会就表态“要继承总理遗志,坚决拥护并实施三大政策”;而在由“五·卅惨案”导致的反帝爱国运动中,汪精卫更是站在反帝斗争前沿,其激情绝不亚于廖仲恺。

汪精卫的这些言行,无非是为了博得鲍罗廷的好感,以支持他谋取大位。

其实,鲍罗廷自有其考虑。

因为,由谁继任孙中山的大位,这不仅是国民党的自身问题;且也关系到国民政府与苏联业已建立的良好关系能否继续及中*共*的生存与发展,作为政治顾问的他岂能置身局外?而在廖仲恺、汪精卫、胡汉民仨人难分仲伯之时,他这个有着特殊身份局外人的话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自己确应谨慎地斟酌一番了。

自然的,鲍罗廷首先想到了廖仲恺。

因为,廖仲恺是左派;按,由他主政是最理想不过了,那必能真正继承孙中山的遗愿,利于国民政府与苏联及中*共*的良好关系继续。然而,廖仲恺的左派在国民党内只占少数;其态度虽坚定而强硬、有时甚至于不免过激,但却难以被国民党大多数人所接受,也易遭右派攻击。而若是得不到国民党中处于大多数中间派的支持,势必会孤掌难鸣功败垂成事与愿违;故而看来,择取廖仲恺似是不宜只得忍痛割爱。

而对于胡汉民,鲍罗廷对他有成见。

因为,胡汉民从不把他这个政治顾问放在眼中,有时甚至出言不逊;鲍罗廷也不会喜欢胡汉民,俩人之间一直有隙。何况,胡汉民对于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常左右摇摆态度暧昧;而在处理商团事件时,因其对于有英帝国撑腰的商团表现得甚是软弱,致使事情恶化到了不可收入的地步,其对于帝国主义的态度已可见一斑;若是让这样的人领导国民党,势必会与帝国主义妥协,甚至于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所以,在鲍罗廷眼中,胡汉民是属于右派的,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绝不可让他攫取权位。

排除了俩人后,似是非汪精卫莫属了。

而数月来,汪精卫的表现确也让鲍罗廷甚是满意。且鲍罗廷知道,汪精卫曾在辛亥革命前就孤胆英雄地有过行刺摄政王载沣的壮举;故而,在国民党内享有较高的声望。而汪精卫属于中间派,身边有着一大批人;若是能将他争取过来,也就会带动了他身边的那一大批中间分子向左转;从而,将国民党右派孤立起来,使他们不能再兴风作浪。

此举符合“联左、拉中、打右”的策略,倒是一着可下之棋;因此,在别无更佳人选的情况下,鲍罗廷也就认可了汪精卫。

于是,鲍罗廷向正在召开的国民党中执会明确表达了自己支持汪精卫。

鲍罗廷的表态,意味着苏联政府发给国民党的一个信号,与会代表不得不有所考虑,这却正是汪精卫所希求的;如此,汪精卫的胜算基本上已定。

然而,汪精卫为了确保胜算;还特地拜会了许崇智,请他也助自己一臂之力。许崇智见汪精卫能如此礼贤下士的求他,也就答应了。

许崇智在军界中颇具影响力,他的展臂投壶势必能左右一些人;于是,局势更利于汪精卫了。至此,这架元首选战的天平上,几乎所有的法码都搁在了汪精卫的托盘上,大有一边倒之势。

果然,选举结果,汪精卫以十一票的高票当选为了国民政府委员会主席,荣登大位如愿以偿了。

国民政府委员会共由十六人组成,其他十五名委员则是林森、张继、许崇智、谭延闿、朱培德、古应芬、伍朝枢、程潜、戴季陶、张静江、胡汉民、孙科、徐谦、廖仲恺、于右任;其中,汪兆铭、胡汉民、谭延闿、许崇智、林森等五人为常务委员。

七月一日,国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

因此后的中国历史上,又有同样命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126章 新国府兆铭夺魁 因党争仲恺喋血,网址:https://www.xbqg9.net/15/15240/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