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汪精卫回国复职 蒋介石上海政变(2/6)
作品:《百年史话中华演义》产分子》,盗用“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名义以“要求‘国民党中执委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对中*共*采取‘非常紧急处置’”。
蒋介石即予《函》复批示:“事关叛乱党国,十万火急,各军汛地令行照办。”
如此自导、自演后,蒋介石欲行的“分共、清党”也就变成了是“执行国民党中央”的指示,显得名正言顺、堂而皇之了。
四月一日,正在蒋介石紧张筹划并欲对中*共*实施镇压之时,汪精卫却在众人的千呼万唤下终于姗姗地回到上海了。
汪精卫的回国,无意间打乱了蒋介石的计划,迫使他放慢了欲对中*共*实施镇压的脚步。
因为,汪精卫是在党内众多同仁的竭力要求下回国的;且其仍冠着“国民政府主席”的头衔,岂可当着他的面贸然妄动?所以,最好是能将汪精卫拉入伙,以使自己的行动更具正当性。
为此,蒋介石立即发表《通电》,假惺惺地表示“自己此后可以专心于军旅了,所有政治、外交、财政诸事端,率听汪主席,完全统一于中央。”欲以此向汪精卫示好,且将其笼络。
同时,蒋介石又与其亲信吴稚晖一起到时任“武汉国民政府实业部长”孔祥熙的公馆内,去与下榻在此的汪精卫晤谈,欲促使汪精卫在“**”问题上与他们合作。
为了动汪精卫,吴稚晖绘声绘色地道:“中*共*已在汉口、南京等地指使工人冲击租界,并喊出了打倒国民党、打倒‘三民主义’的口号;如此乱党,若再放纵,岂非养虎为患?当从速清除。”
蒋介石则更是直言:“我现在最大的心事,就是要将鲍罗廷从‘国民政府’中赶走,实行‘分共、清党’;而今,汪主席您回来了,此事就请你来做;你若不愿为,则由我自己做。”
蒋介石这番话倒是真言,确是希望汪精卫能留下来帮他“分共、清党”。
因为,蒋介石明白,自己若是“**、清党”,“武汉国民政府”中那班“左派”必会群起反对、指责声讨他;而全没把自己放在眼中的唐生智及只听愿听命于“武汉国民政府”的张发奎、程潜、朱培德等人也定会跟着起哄,对他蒋介石发难。
而更令他忧心的是,被其视为“嫡系”的第一军中似乎也出现了分化,第一军第一师师长薛岳、第一军第二十一师师长严重等人都表露出了开始“左倾”。而“黄埔三杰”之一、时任“‘北伐军’总司令部秘书”兼“补充第五团团长”蒋先云,此时也已离开自己投奔“武汉国民政府”去了;并倡议成立了一个“黄埔学生‘反蒋’委员会”。
这些无疑都是实施“分共、清党”的障碍,令蒋介石深感头疼。
因此,蒋介石确是希望能利用汪精卫在国民党内的影响力,帮他稳住阵脚;至少,在自己实施“分共、清党”时,能帮他减少一点阻力。
为此,蒋介石这才对汪精卫直言相告了。
然而,汪精卫听了蒋介石等人所言后,心中甚是矛盾。
虽然,汪精卫对于中*共*也很不信任,他与蒋介石、吴稚晖等人的观点大同异,心底里也是赞同要对**有所抑制;但却还没有像蒋介石那样急着要“分共”,更不想一棍子就将中*共*打死。何况,汪精卫十分清楚,党内同仁、特别是那些“国民党左派”之所以迎他回国,那是将他视作“国民党左派”领袖、能继承前总理孙中山先生的遗愿之故。
因此,这块“左”字的招牌,对他汪精卫来是何等的重要、轻易舍弃不得;否则,就会冷了渴望他回来的众多党内同仁之心,自己也就会立即失去在党内立足的基础。
所以,即使汪精卫与蒋介石有同感,但现在还需要继续扮演他那“‘国民党左派’领袖”的角色。
况且,汪精卫觉得,蒋介石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且其飞扬跋扈、目空一切对自己仍有威胁;在权位的争夺上,自己与蒋介石的利害关系也是明摆着的难以完全得到调和。而中*共*与“国民党左派”势力的存在,正可被他用以与蒋介石抗衡;所以,从自身利益考虑,汪精卫也不愿跟着蒋介石起舞。
不过,汪精卫十分清楚蒋介石的为人,不是好得罪的;“中山舰事件”在汪精卫心中还留有阴影心有余悸;因此,汪精卫又不敢对蒋介石明言“不”,这却使他感到为难了。
最后,汪精卫只好:“我刚回来,对国事如蒙,不甚详察;所言之事关系重大,岂敢擅断?须待‘二届四中全会’议决,方可实行。”
蒋介石见勉强不得,也就没再迫他表态。
就在蒋介石欲拉汪精卫一起“分共、清党”之事,忽传来在汉口又发生了一起惨案。
原来,四月三日,两名日本水兵乘坐人力车后,因拒付车费与人力车夫发生争执;结果,人力车夫非但没能要到车费,反而被日本水兵用随身佩刀刺伤倒地。
围观的民众见日本水兵如此蛮横都义愤难抑了,即将行凶的日本水兵扭送至汉口市总工会。
消息传开,数千民众汇聚到日租界附近抗议,要求“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147章 汪精卫回国复职 蒋介石上海政变,网址:https://www.xbqg9.net/15/15240/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