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李大钊北京遇害 四一八宁汉分裂(2/6)

作品:《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然而,张作霖是“土匪”出身,他可不管你什么“国际惯例”,也不顾“会不会引起国与国之间的纠纷”;在他眼里,只要触犯了他的利益,就没有不可侵犯的。

所以,当他得知京师警察厅从一名叫李渤海的中*共*党员口中拷问出“李大钊等人藏在苏联驻华使馆内”时,就毫不犹豫地派遣京师警察厅侦缉处长吴郁率领三百余名军警,突入位于东交民巷的苏联驻华使馆内,将毫无戒备的李大钊及其秘书谭祖尧、时任“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兼“商民部部长”路友于等三十多人逮捕了。

李大钊被捕后举国震惊,中*共*中央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千方百计进行营救。

在京的九所高等院校的师生联合推举“北京大学”校长余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张贻惠为代表,向由“奉系”把持的“北京政府”递交了一份“要求释放李大钊”的《意见书》。

章士钊,杨度,梁士诒等知名人士也都出面,恳请张作霖“能网开一面”。

然而,张作霖概不买账,各方努力均不见效。

结果,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张作霖将李大钊及路友于、谭祖尧等十九人残忍地绞杀了。

就这样,第一个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引入中国、中国**的主要创建人之一李大钊不幸陨落了,是年仅三十八岁。

且,“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遭到了“武汉国民政府”与中*共*的严厉谴责;然而,蒋介石却置之不理,只注心于他的“另立‘政府’、‘建都’南京”之事了。

不久,胡汉民终于如约抵宁,前来为蒋介石助阵了。

随着胡汉民的复出,以“西山会议派”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也都死灰复地纷纷聚集到了南京,来为蒋介石摇旗呐喊、叫阵助威了。

顿时,南京城内呈现出一番闹哄哄的忙碌景象。

四月十四日下午,蒋介石、胡汉民、吴稚晖、李石曾、张静江、陈果夫等人先召开了一个预备会议”,定于第二天在南京召开所谓的“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以决定“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并“‘定都’南京”。

但谁知,翌日前来参加会议的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只有十三人,连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总数八十人的六分之一也没到。

因为,不足能召开国民党中央全会的法定人数;看来,“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是开不成了。

然而,蒋介石与胡汉民并不甘心,遂改为了“谈话会”。

“谈话会”上,胡汉民向蒋介石献上一计;言:“虽然‘全会’不能召开,但此时在南京的中央政治委员有八人,能满足召开‘中央政治会议’的法定要求;而‘中央政治会议’能代表‘中央党部’行施职权,同样可否定‘武汉国民政府’,宣布‘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及‘清党’等党务要事。”

蒋介石闻言后大悦,即采纳了他的谏言。

于是,四月十七日,包括蒋介石、胡汉民在内的在南京的八位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在南京召开了一个所谓的“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

会议否定了武汉的“国民政府”,决定“在南京成立一个由蒋介石、胡汉民、张静江、吴稚晖等十二人为政府委员的新的‘国民政府’”;因其“定都”于南京,故史家称其为“南京国民政府”。

同时,推举胡汉民为“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仍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吴稚晖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

“南京国民政府”下设秘书处、财政部、外交部、民政部、司法部、大学院等部门,由钮永建任秘书长、古应芬任财政部长、伍朝枢任外交部长、薛笃弼任民政部长、王宠惠任司法部长、蔡元培任大学院院长。

如此,“南京国民政府”的框架算是搭成了。

第二天即一九二七年四月十八日,在南京的江苏省议会内举行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大会,并宣读了《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宣言》。

就这样,由蒋介石一手策划、胡汉民参与并导演的“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了,并正式宣布“定都南京”。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因蒋介石此时毕竟也已拥有了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上海﹑南京等大片地盘,而广东与广西因支持其“**”;所以,“武汉国民政府”对他也显得甚是无奈。

于是,“宁、汉”分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因蒋介石的背叛而遭破坏、功亏一篑了。

如此一来,中国也就有了三个政府;北方有受张作霖控制的“北京政府”,南方则有以汪精卫为代表的“武汉国民政府”与掌握在蒋介石手中的“南京国民政府”,整个中国就又成了一盘乱局。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宁、汉”之间为“谁能代表正统?”喋喋不休地争论不断了。

而此时,创建过墨西哥**与印度侨民**、时任“共产国际远东局”负责人之一的罗易,奉共产国际之《命》前来中国担任“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团团长”,并带来了“共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148章 李大钊北京遇害 四一八宁汉分裂,网址:https://www.xbqg9.net/15/15240/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