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陈独秀黯然谢幕 新桂系迫蒋下野(2/5)
作品:《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朱培德见起义军主动撤离南昌了,知其必南下去往广东;起义军能离赣,朱培德正是巴不得,也就没加阻截放任而去。
因此,起义军南下途中,虽与朱培德部擦肩而过,却没有大的交锋。
而此时的蒋介石正与孙传芳在徐州鏖战,闻报中*共*在“南昌起义”了,虽是心急如焚但却难以分身;后又闻“起义军南下广东”,遂让他宽了些心。
于是,急《电》李济琛与黄绍竑,要俩人“协力截击”;并将俩人所部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黄绍竑部改编为“第十五军”;《任命》李济琛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黄绍竑为“第八路军副总指挥”兼“第十五军军长”。
李济琛见起义军南下,也已揣知中*共*有“图粤”之意,当然不敢掉以轻心。
于是,立即《命令》“第三十二军军长”钱大钧率其所部第二十师、新编第一师、新编第四师驻防于“粤、赣”边境。同时,速调时任“浙东警备司令”王俊赴粤,接任因病去职的“潮梅警备司令”何辑五之职。
不久,黄绍竑率其第十五军的第四师、第六师由桂入粤了;李济琛则让其在北江一带布防,以协同钱大钧部,务必将“南下的起义军拒于广东境外”。
且,汪精卫跟随蒋介石“**、清党”后,中*共*遭受了严重挫折并面临了极大的危机;至此,曾经令人振奋、胜利在望了的大革命运动已宣告彻底失败,中国革命的形势又显得十分险峻了。
中国革命之所以会走到令人如此失望与遗憾的地步,与中*共*党内奉行“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分不开的。长期来,中*共*过分信赖汪精卫,对蒋介石也一而再的让步;从而,导致了蒋介石的“四·一二政变”和汪精卫的“七·一五政变”。
诚然,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的责任是难以推卸的。
然因,中*共*是“共产国际”中的一员;而一条“下级服从上级”铁的纪律将中*共*约束,迫使中*共*只能随着“共产国际”的指挥棒瞎转;所以,陈独秀其实是个“当家却做不了主、有满腹牢骚却没处诉”的人。而远在万里之遥的“共产国际”的领袖们,在不了解中国实际情况下,却要中*共*遵照他们的意志做这、干那,岂能不出错?所以,中国革命遭受挫折的主要责任应是在莫斯科。
然而,已成为“共产国际”撑舵手了的斯大林却不愿承认,硬是要将错误的责任全推到陈独秀身上;他在七月二十八日《真理报》上发表的《时事问题简评》中,就有关中国革命问题,仍坚持:“‘共产国际’的领导是完全正确的。”
从而,将导致中国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成是“中国**中央委员会在这一时期犯了一系列的极大的错误所致”。
为此,斯大林还授意已到武汉了的“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召开一次“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以肃清中*共*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
罗明纳兹立即遵照执行,决定于七月二十八日就召集会议。
然因,此时正忙于“南昌起义”;因而,会期一再推迟。
而今,“南昌起义”已成功举行,罗明纳兹觉得不该再拖了;于是,他与瞿秋白、张太雷等人商议后,决定于八月七日在汉口召开。
由于汪精卫也已对中*共*大开杀戒了,此时的汉口已处于一片白色恐怖笼罩之下;所以,这次“紧急会议”只能在敌人的鼻子底下秘密召开。
因此,会址选在了位于汉口原俄租界三教街四十一号二楼;因为,该楼是“共产国际代表”拉祖莫夫夫妇的住所;而此地四周多是富有的外国侨民居住,有此作掩护不大会引人注意、相对于他处较为安全。
因是“紧急会议”,许多本应参加会议的“中*共*五大”的“中央委员”和“中央监察委员”都来不及通知而缺席;有的虽是通知到了,但也多因交通不便而难以赶至。
而周恩来、谭平山、张国焘、李立三、恽代英、彭湃、贺昌等人因领导“南昌起义”,此时正在“南征”途中,皆未能到会。
因此,出席会议的代表仅有李维汉、瞿秋白、张太雷、邓中夏、任弼时、苏兆征、顾顺章、罗亦农、陈乔年、蔡和森、李震瀛、陆沉、毛*泽*东、杨匏安、王荷波、李子芬、杨善南、陆定一、彭公达、郑超麟、王一飞等二十一人;另外,还有“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及其助手纽曼和“中*共*中央秘书”邓平。
且因,会议已由斯大林定调了,主要是针对陈独秀的;所以,理应出席的陈独秀却没被通知到会。
又因环境险恶,会期仅有一天时间就匆匆地结束了。
也因此,会后中*共*中央即发《》向全党明“这次会议不是正式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故而,史称“中央紧急会议”;或以八月七日的会期相称,即“八·七紧急会议”简称“八·七会议”。
八月七日,“中央紧急会议”终于召开,会议由李维汉主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153章 陈独秀黯然谢幕 新桂系迫蒋下野,网址:https://www.xbqg9.net/15/15240/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