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汪精卫再次引退 蒋介石独揽大权(3/6)

作品:《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失了主帅后的“第十二师”顿时乱了阵脚而大溃。

同时,攻打潭下墟东南面锡坪高地的“教导二师师长”黄镇球也身负重伤,所部同样败下阵来。

如此一来,战场形势对缪培南的“第四军”大不利了。缪培南见已无胜望,且因被邓彦华背弃后、广州也已难回,只得带着“第四军”辗转于粤北、不知所归。

此时,蒋介石见“第四军”已落败但尚保有一定实力;于是,故作姿态地趁机将走投无路的“第四军”接往江西。

就这样,缪培南投于了蒋介石的麾下,“第四军”遂被蒋介石所用;所以,这场李济琛与张发奎之间的争斗,到头来却是又让蒋介石捡了便宜。

而薛岳因对蒋介石有怨怼而不愿归顺,遂独自去往香港寓居了。

至此,新的“粤、桂战争”终于结束,广州复归李济琛所有了;只是,李济琛回到广州后不久,也辞去了“第四军军长”之职,由陈济棠接任;此是题外话,顺提不赘述。

李济琛收复广州后,李宗仁心中也甚是高兴;因为,李济琛是“桂系”的盟友,他能重新控制广东,也可算是“桂系”的一个胜利;于是,因“特委会”被解散而大有失落感的李宗仁终于得到了一些补偿。

如此看来,在这场国民党内的纷争中,“桂系”是有得有失;李宗仁自觉得还划得来,心里舒坦了许多。

而此时,“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预备会”已结束,蒋介石虽已“复职”却尚未到任,心情舒坦了的李宗仁则催促蒋介石“早日赴宁就任”。

蒋介石也有此念,遂决定“择日赴宁”。

然因,此时的南京城是由“桂系”与何应钦派兵镇守。虽,何应钦是“黄埔嫡系”应算是蒋介石的人;但因当时,“桂系”向蒋介石“逼宫”时,何应钦却采取了“冷眼旁观”的态度,致使蒋介石狼狈“下野”,此事令蒋介石刻骨铭心、难以忘怀;后来,众人都纷纷要求“蒋介石‘复职’”,何应钦却又迟迟没有表态;这一切都使蒋介石深感寒心,觉得这个曾经被他十分器重的“黄埔弟子”不再能太信任了。

而今,蒋介石即将赴宁,当然不能将自己的安危、交予“桂系”与已不甚放心了的何应钦;于是,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名义《任命》尚可信任的“第四十军军长”贺耀祖为“南京卫戍司令”,《令》其即“由津浦路驻地移防南京”。

贺耀祖受《命》后即“率部入宁”,从“桂系”与何应钦手中将南京的防护接管了;如此,蒋介石这才于一九二八年一月九日放心地赴宁。

蒋介石抵达南京后,即发表了《告国民革命军全体将士》;然后,正式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之职。

何应钦见蒋介石“复职”了,不由得忧心忡忡;因为,他也知道,在蒋介石“下野”这件事上,自己必是得罪了他。而蒋介石是睚眦必报,岂肯善罢甘休?

果然,蒋介石“复职”后不久,即下《令》将“驻军徐州、时任‘北伐第一路军总指挥’何应钦的一切职务全撤了”,并气愤地道:“当时,只要他一句话,我何至于‘下野’!?”

这下,倒是令蒋介石身边的王伯群、李仲公等人都愕然了。

王伯群是何应钦的“大舅子”,时任“国民政府交通部长”;他赶紧替何应钦讲情,请求蒋介石“看在何应钦是‘黄埔弟子’的情面上,宽谅了他”。

其实,蒋介石将何应钦“撤职”乃是气恼时的泄愤之言,并不是真要将他抛弃。

蒋介石发泄完后、气渐消,这才也觉到了有点不妥;因为,多年来,何应钦对他蒋介石还算是忠心耿耿的,且立过不少功。

虽然,自己的“下野”有其没尽到部下的应“尽力‘护驾’”之责,但毕竟也是时势使然、情有可原。何应钦即使有过,也得罚其所当;如此,将其重责、似是太过;且功过相较,功大于过,岂可因此而将其以往的功劳一笔勾销?

而何应钦是“黄埔弟子”,若是对他处置不当,或会使其他“黄埔弟子”感到寒心,那样恐怕反而会对自己不利,这却不是蒋介石所希望的。

再,蒋介石虽是东山再起了,但面前还有许多政敌要对付;今后的政治生涯中也必然还会有许多险阻与坎坷,这一切都得有人来为他出力卖命、保驾护航。

而蒋介石知道,何应钦是个“干才”,“黄埔弟子”中能优于他者实是难觅;看来,自己要夺取天下,确是少不了他。

所以,当王伯群替何应钦“求情”时,蒋介石也想“收回‘成命’,不再追究”了;但转而又思,话已出口、《令》已下达,岂可轻易更改?因为,自己身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若是朝令夕改的把《军令》当儿戏,将士们会怎么想?今后还如何号《令》三军?因此,已经出口了的《决定》绝不可改口,何应钦的“‘北伐’第一路军总指挥”等职也就被撤定了。

不过,此时的蒋介石正准备再举“北伐”,以兑现对冯玉祥许下的“承诺”;于是,蒋介石灵机一动,则另行《任命》何应钦为“‘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161章 汪精卫再次引退 蒋介石独揽大权,网址:https://www.xbqg9.net/15/15240/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