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汪精卫再次引退 蒋介石独揽大权(2/6)

作品:《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张发奎如此想后,也就致《电》南京表示“愿接受处罚”;然后,离穗避居到香港去了。只是,他的这个态是向已“复职”了的蒋介石表的,其中隐含着“自己仍对‘桂系’心存怨怼”。

黄琪翔见事已至此、更是无话可,因为所谓的“容共、通共”皆缘于自己,已无辩白之必要;因此,即步张发奎后尘、也离开了广州,远渡重洋去往德国了。

不过,张发奎与黄琪翔在离穗前,对“第四军”进行了改编;让原“第四军第十二师师长”缪培南接《任》“第四军军长”、薛岳《任》“副军长”。

改编后的“第四军”辖有五个师,由吴奇伟《任》“第十二师师长”、李汉魂《任》“第二十五师师长”、许志锐《任》“第二十六师师长”、邓龙光《任》“教导一师师长”、黄镇球《任》“教导二师师长”;欲将“第四军”交予缪培南等人后继续盘踞于广东,以为将来之根本。

众将受命后,俩人这才与大家惜别。

张发奎、黄琪翔决定离粤,李福林知道自己也已是留不成了;只是,李福林不明不白地也被扣上了个“容共、通共”的罪名,心中深感委屈;他只是对黄琪翔埋怨几句“都是你的缘故”,却别无良策、甚是无奈;最后,自责了一番“谁叫自己与张发奎、黄琪翔跟得太紧?”也紧随张发奎之后、避走香港了,其“第五军军长”之职则交由“副军长”邓彦华代理。

汪精卫、张发奎、黄琪翔等人都被赶走了,李宗仁、李济琛虽是如报了仇似的心中舒畅了许多;然而,俩人并不愿就此罢休,而更欲趁机将广东夺回。

于是,一九二八年一月,驻于梧州的黄绍竑率部入粤,沿西江而下、向广州挺进;李济琛则也《令》驻于东江的陈济棠率部“西进”,以配合黄绍竑行动,务必要将广州夺回。

而已回国了的陈铭枢也率部由闽南入粤,前来协助李济琛攻取广州了。

“新任第四军军长”缪培南见“桂系”仍不依不饶并派兵来犯,不得不横下心与之抗争了;何况,此时的“第四军”毕竟还有五个师共约四万人,岂肯示弱?

因此,缪培南激励将士道:“‘张总指控’与‘黄军长’虽然离开了广州,但‘铁军’的军威仍然存在;现在,‘桂军’又来进犯了,我军将士当同心协力、抗拒敌人,绝不可让‘铁军’的军旗倒下。”

然后,缪培南准备率部迎战。

且因,黄绍竑由梧州东进,陈铭枢、陈济棠从东江西向,广州受两面夹击;缪培南觉得若是两面迎战、必会分散兵力、恐于己不利。

于是,他与薛岳商议后,打算“暂时放弃粤西,将肇庆的防线退缩到三水”;同时,集中兵力先对付东面的陈铭枢与陈济棠;待将陈铭枢与陈济棠击溃后,再回过头来对付西面的黄绍竑。

于是,缪培南将驻守肇庆的吴奇伟与黄镇球部撤回;让邓彦华的“第五军”仍留守广州,并将三水的防护也交予他;然后,缪培南与薛岳率“第四军”赴东江、去迎战陈铭枢与陈济棠了。

于是,一场新的“粤、桂战争”又拉开了战幕。

缪培南撤西江之防后,倒是便宜了黄绍竑;因没有受到阻截,黄绍竑率“桂军”轻易地进入粤西并占据了肇庆;然后,即又沿西江而下、直扑广州。

留驻广州的邓彦华见李福林已因“张、黄事变”受牵累去职,自己则不愿再在新的“粤、桂战争”中替“第四军”陪葬。为保自身,邓彦华则与黄绍竑作了交易;邓彦华为“桂军”放行,黄绍竑则不攻打广州、而去追击已赴东江了的缪培南。

就这样,邓彦华背弃了缪培南,让“桂军”又毫无阻拦地过了三水等要地;黄绍竑倒是也信诺地没有攻打广州,而《命》其所部绕过广州、全速向东江推进去追击“第四军”。

而此时,“第四军”已进至东江;先头部队许志锐的“第二十六师”已在龙川附近将黄质胜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击溃,并与黄镇球的“教导二师”会合,乘胜追击至东江右岸。

与此同时,缪培南率吴奇伟的“第十二师”与李汉魂的“第二十五师”在鹤市与陈铭枢相持,薛岳则率邓龙光的“教导一师”在五华与陈济棠对峙。

如此,原皆为“粤军”、而今却成了敌对的双方在粤东开战了,且都使出了十二分的力、谁也不肯示弱。

不久,黄绍竑率“桂军”也赶到粤东,并向五华推进、欲与陈济棠部会合。缪培南这才明白邓彦华已背弃了自己,虽是气恼却是无奈。

为阻截“桂军”,缪培南《命》许志锐与黄镇球部“停止追击”,而去攻占五华的要隘潭下墟。

然而,当许志锐与黄镇球率部进至五华时,“桂军”黄旭初部已与“粤军”陈章甫部会合,并占据了潭下墟。

许志锐怒不可遏,即向“‘桂军’右翼”的马鞍山阵地发起攻击。

然因,马鞍山山高约五百米易守难攻,许志锐率其“第十二师”从凌晨起整整攻了一天终是难克;至晚上六时,许志锐忽然中弹重伤、不治而身亡了;如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161章 汪精卫再次引退 蒋介石独揽大权,网址:https://www.xbqg9.net/15/15240/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