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西太后独揽朝政 黑旗军越国抗法(3/4)
作品:《百年史话中华演义》前任山东泰武临道台薛福辰,山西巡抚曾国荃举荐时任山西阳曲知县汪守正,江苏巡抚吴元炳则也举荐了江苏武进孟河镇名医世家的马培之,进宫为慈禧太后治病。果然,仨人诊疗后,这才找到了病根;然后,对症下药才使慈禧太后的病终于渐渐地有了起色。
尔后,马培之又在宫中留居了一期,直到慈禧太后的病全部康复才出宫离去。慈禧太后病愈后,两宫太后特地下了一道《懿旨》,擢升薛福辰为顺天府尹、汪守正为天津知府;而给马培之赏银五千两,并御赐匾额一块,从此声名大振。
慈禧太后病愈后复又临朝听政,使慈安太后肩上的担子轻了许多心里自然高兴。
然而,不知怎的,慈禧太后病愈后不久,慈安太后却病倒了。不过,太医诊疗后,确认慈安太后乃是“偶染风寒,并无大碍,不久可愈。”
果然,数日后,慈安太后很快病愈了,满朝武及宫闱中人均皆庆贺。
一日,慈禧太后前来问安;见慈安太后已是康复,倒也是高兴。俩人各自得了一场病后,倒是把原先曾有的一些芥蒂似乎全都消去了;特别是,慈禧太后病重期间,慈安太后为其征召名医,终使其病愈回春,确令她感慨不已;故欲抛弃前嫌,更增姊妹之情而共度时艰了。
慈安太后当然一如既往,仍以诚相待没有二话。于是,慈安太后招待其坐定,奴婢即给慈禧太后上了茶点;寒暄一番后,慈安太后忽然发觉慈禧太后手上缠有白纱,关切而又诧异地问:“所为何故?”
慈禧太后却笑而不答。随行的侍女代为答道:“禀告老佛爷,太后近日见老佛爷病重,心急如焚;太后盼老佛爷早日康复,特将自己手上之肉为老佛爷入药,才至如此。而今,手上的伤口还没愈合呢。”
侍女言毕,慈禧太后接口道:“姊姊之德,妹妹无以回报;姊姊身有不适,妹妹理当尽心;而今,姊姊已无恙,妹妹心足矣;区区事,何必挂齿。”
慈安太后闻言已心知肚明,加上慈禧太后的左一声“姊姊”右一声“妹妹”,倒是使她觉得确是那样的亲切,简直连心都要酥了。心想,往日自己对慈禧太后有些成见;现在看来,或许是错怪她了?看她这些年来,为了大清朝的社稷安泰,确也是付出了不少的心血,甚至于还累垮了身体,也真亏她的。慈安太后想到此,不禁对慈禧太后多了许多好感;于是,邀慈禧太后共同进膳,以增进姊妹之谊。
慈禧太后自然乐于接受,俩人遂把盏祝酒欢悦无比。
酒过数巡,慈安太后不胜酒力已显微醉;借着酒意,兴奋地对慈禧太后道:“妳我姐妹,多年患难与共,得有今日,乃先皇庇荫所致。吾有一事,藏心底多年;今当相告,汝欲闻否?”
慈禧太后不解其意,急问:“何耶?姊有话不妨直言。”
慈安太后却摆一下手,笑道:“汝勿惊讶,吾且叫汝先视一物。”
慈禧太后更是诧异了,但见慈安太后摇摇晃晃地进入寝宫,显然是已有醉意。
不一会,慈安太后捧出一只极精致的镶金盒摆到慈禧太后面前,又言道:“此中有先帝《遗诏》,本不该出示。妳我姊妹,多年相知;吾见汝赤心可昭,故使汝自视。”
慈禧太后闻言,心中更觉讶异,未知所言的先帝《遗诏》所涉何事?于是,颤栗地打开盒子。果然,见盒内有一帧黄绢;慈禧太后心中悚然,暗自疑问:“果是《遗诏》?”
然后,心翼翼地取出缓缓展视,绢上确是先帝的手书密《诏》,但见《诏》曰:“叶赫那拉以子贵,不得不尊;其安分无过,当尊荣始终。若失德彰著,孝贞太后可召集朝臣,宣示此《诏》;立将其殊死,以杜后患,钦此。”
慈禧太后看了《诏》书后万分骇怕,额头与手心都溢出了冷汗;想不到咸丰皇帝对她如此不放心,竟然还留下这般密《诏》要她的命。幸亏自己没有妄为,否则早就没命了;谢天谢地,老天爷庇佑于我,让东太后出示了这份密《诏》;否则,自己脑袋搬家了,还不知道是怎么会事呢?看来,东太后今天是酒后吐真言了;可是,其酒醒后会如何呢?而这份密《诏》若是留着迟早是个祸根,必需把它毁了。
慈禧太后想着,转身欲走向火盆将其投入焚毁;然而,忽又转念止步。心想,若是自己此时将它毁了,东太后能允许吗?会不会弄巧成拙节外生枝?慈禧太后又怕又急,无计可施不知如何是好?
而此时,慈安太后却缓缓上前,眯缝着醉眼道:“妹妹莫忧,吾与汝,患难与共,岂容互殘?此物今已废,留之何用?”
着,即从慈禧太后手中取过密《诏》,不假思索地抛入了火盆中;很快的,咸丰皇帝处心积虑设计为保大清皇朝而留下的这份密《诏》,顷刻之间就化为乌有了。
慈禧太后瞧着那帧黄绢化成了灰蝶,心中百感交集,已是没了品酒叙谈的兴致;于是,告辞了回到自己的寝宫。
慈安太后酒醒,方才觉到自己干了件傻事;不该向慈禧太后出示先帝的密《诏》,更不该轻易地把密《诏》毁掉。然而,事已至此悔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42章 西太后独揽朝政 黑旗军越国抗法,网址:https://www.xbqg9.net/15/1524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