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冯云山中途夭折 太平军定都南京(4/5)
作品:《百年史话中华演义》续挥师东进;接着,又取得了彭泽;然后,就进入安徽境内,抵达安庆。
安庆城内虽然有狼山总兵王鹏飞所率的一万清军驻守,但这帮绿营兵久不经战懒散惯了;太平军刚到城下,清军不战自溃,王鹏飞单骑逃奔桐城而去;置于城上二百门火炮及五十万两库银,皆为太平军所得。
接着,石达开又率部连克了池州、铜陵、英湖、和州等沿江的十余座城池,一路凯歌势如破竹,兵锋直指六朝古都金陵。
此时,从彭泽败走退驻在南京的陆建瀛已因兵败被革职且留守金陵,原江宁将军祥厚接任两江总督。
祥厚自知南京若是失守,身为两江总督的他难辞其咎,故欲拼死固守。
但是,此时的南京城内仅有五千清兵,绝难抵挡太平军的攻击。
祥厚又急又怕,赶紧向朝庭告急,清庭则调兵遣将驰援南京。
然而,太平军来势凶猛进军神速,没过几天就兵临城下。
此时,清庭的援军尚未赶到;偌大的一个南京城,仅有五千清军如何守得?所以,南京城其实如同空城一般不堪一击。
太平军地官正丞相李开芳所率的前锋部队只在南京城的外围,受到儒生张炳垣招募的几千乡勇的抵抗,就轻易地夺取了雨花台等要地。
接着,李开芳又率部突破狮子山城防,攻入聚宝门;接着,又攻入了水西门、旱西门。
两江总督祥厚中炮阵亡,副都统霍隆武与陆建瀛等人被太平军俘获后所杀。其余将士或死、或俘、或降,太平军随之控制了全城,南京城被陷落。
咸丰三年二月初十,天王洪秀全身披龙袍,前呼后拥地进入南京城;于是,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并将南京改名为“天京”。
接着,洪秀全大摆宴席,庆功论赏;追谥冯云山为前导副军师南王,其长子冯炳袭位幼南王;追谥萧朝贵为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西王,其长子萧有和袭位幼西王;封杨秀清为劝慰师圣神风秀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韦昌辉为后护又副军师北王、石达开为左军主将翼王,另有受封进爵者无数。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洪秀全心满意足,以为可据此与清庭抗衡,称霸一方了。
接着,洪秀全将原两江总督府改建成皇宫,名曰天王府,以示“天上地下、独一无二”之尊。
该宫曾为明朱元璋的汉王府,内有朝房、厅堂、楼阁无数;府中有一座西花园,曾名曰煦园。园内古木参天、鸟语花香、生机盎然;间有形似花瓶状的太平湖,湖中置石舫,以曲堤石桥相连,上有乾隆皇帝南巡时额书“不系舟”三字。更有夕佳楼与忘飞阁遥遥相对,中有回廊相连,亭台点缀。洪秀全将中央五间大厅改作金龙殿,并置龙椅于大殿中央,上悬“太平一统”匾额;甚是金碧辉煌,气势恢弘。
与此同时,杨秀清也将瞻园改建成东王府;改建后的东王府内同样有众多的亭台楼阁、气势恢弘,园林幽深、风光旖旎,堪称“金陵第一园”。
其它诸王也纷纷效仿,都以为从此可以安享人间富贵了。
于是,一时间,南京城内大兴土木,纷纷赶建王府、候宅,使整个南京城闹哄哄的如同一个大蚁**。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不但使清庭惶恐不安朝野震惊,也使西方诸国感到愕然。
早在太平军会战武昌时,西方诸国见其来势凶猛,已是十分诧异;且又见其信奉上帝,倒是也欲与其接触,试探意向;但又觉得其毕竟是流寇般的农民起义,能否成就气候难以断定;故尔,暂缓接触,只是静观其发展。
及至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显示了大有鲸吞华夏取代清庭之势,西方诸国才觉到了不可觑。
于是,远在香港的英国驻华公使翰勋爵,赶紧乘坐英国远东舰队的哈尔米士号巡洋舰急匆匆地来到上海。
翰勋爵到沪,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早已在码头迎候了;一辆车篷顶上插有一面英国旗帜、装饰豪华的双轮皮篷马车,很快就把翰勋爵载到了位于黄浦江畔的领事馆内。
翰走进领事馆,脱下黑呢大氅递给身旁的印度侍者后,迫不及待地向阿礼国询问有关太平天国的情况。
阿礼国想了好一会,才:“公使阁下,中国内战打了这么多年,清政府从来不发布官方消息;所以,至今,我也不知道太平天国是怎么会事?谁是首领?组织结构如何?行动纲领是什么?诸如此类,谁也不清。只是,据,那些所谓太平天国里的人也信仰上帝;但也有人这是一群杀人放火的强盗,或者是一股势力强大的民间帮会,等等;反正是众纷纭,无非都是些道听途而已,难以置信。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一支**的武装,而且势力不。只是,能否取得政权却难;现在,还如同雾里看花一般,谁也确不准。”
阿礼国的回答令翰勋爵很是失望,但觉得也在情理之中,也就没予指责;接着又问:“领事先生,我还有一个问题;听,这支叛军的首领自称天王,而中国的皇帝却也自称是天子;对此,你有何感想?”
阿礼国一时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5章 冯云山中途夭折 太平军定都南京,网址:https://www.xbqg9.net/15/152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