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陈炯明粤军援闽 冯玉祥武穴主和(2/5)

作品:《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势当如此。而惟有合肥之流,倒行逆施,欲藉武力取天下,此谓上违天意下悖民心,断难成就。贤婿挟旅行天下,当有定见;今何莫辨是非,盲从他意,受人驱用?”

陆建章是冯玉祥之妻的娘舅,并曾多次在冯玉祥有危难时出手相援,令冯玉祥感恩不已;所以,冯玉祥对其甚是敬重,可谓是言听计从。

而此时,江苏督军李纯也已受冯国璋的授意,要将冯玉祥阻留于江苏;所以,李纯对冯玉祥表示,愿将南京浦口供其驻屯,且驻屯期间可得到他提供的饷用。如此,李纯对于冯玉祥可谓是优礼有加了,冯玉祥甚是感动。

冯玉祥不由得想,段祺瑞以援闽之名将自己逐出廊坊;看来,廊坊已是回不去了,自己几近无家可归。现在,亏得李纯有此美意,让自己又有了立足之地;何况,南京是富庶之地,人家想来还来不成呢,那就顺水推舟留下吧;如此,既是依了舅父之意不违尊言,也算收了李纯之情来日相报,自己终是受益无损,何乐不为?冯玉祥如此想后,遂决定驻留在南京浦口不再前进了。

冯玉祥驻军不进了,却使翘首企盼援军的李厚基希望落空,只得独自面对闽军的挑战了。

而此时,陈炯明所率的援闽粤军已由粤北进入闽南。

援闽粤军入闽后,即与李厚基的闽军遭遇;因驻守武平的闽军防营是许崇智的旧部,许崇智派人策反成功;且加之中华革命党员蓝玉田先于援闽粤军回到武平组建了一支民军,此时正在武平、上杭等地给援闽粤军以协作;所以,许崇智不费吹灰之力就轻取武平;接着,又攻取了上杭。

援闽粤军连下武平、上杭后,驻防连城、长汀的闽军闻风丧胆不战而走;于是,闽西南数城即为援闽粤军所有。

然而,陈炯明的中路才入闽,就在永定遇到了闽军的顽强抵抗而苦战多日不下;于是,许崇智分兵助战,这才攻下了永定。

陈炯明取得永定后,终于突破了闽军的防线;于是,率部乘胜进取,又一举攻取了龙岩、漳平、华安等地。接着,陈炯明率部掉头南回,与已攻取了诏安、云霄后的邓铿右路军配合两面夹击,又袭取了漳州、厦门。

李厚基的闽军大败,只得向北败退,并赶紧再向北京告急求援。

段祺瑞闻报大惊,知滞留于南京的冯玉祥是有意违令不遵,自己奈何他不得;无奈之下,段祺瑞只得另又命令皖系的浙军第二十四混成旅旅长王永泉率部入闽驰援。

陈炯明攻取漳州、厦门后乘胜追击,又进占了南靖、漳浦、同安等县;但追至闽中,却被王永泉的援闽浙军所阻。

于是,陈炯明的援闽粤军与王永泉的援闽浙军及李厚基败退的闽军在闽中对峙,战局处于胶着状态展开拉锯战而难分难解了。

与此同时,在广州军政府的影响下,其它各省也纷纷举事奋起护法了。十二月四日,鄂军第九师师长黎天才与陆军第十二师师长石星川联合,也组织了湖北靖**,并在襄阳联名《通电》宣布脱离北洋政府而**。

接着,山东、河南、浙江、江苏、安徽、陕西等省也都相继宣布**,并组建了护法军或靖**;顿时,护法运动席卷全国了。

且,段祺瑞见吴佩孚驻兵于衡阳后不再进击,即又以北洋政府名义敦促其向两广进军;同时,授予吴佩孚孚威将军之衔,欲以此利诱促其前进。

然而,此时的吴佩孚已窝着一肚子气没去出,岂愿再听命于段祺瑞?因此,拒不执行而仍驻足于衡阳;任由其三令五申的催促,就是不理不睬。

段祺瑞见催促不成,则干脆下令张敬尧进攻吴佩孚;希图歼灭吴佩孚后,由皖系独占湖南。

然而,张敬尧知道吴佩孚的厉害,对于吴佩孚可谓是谈虎色变;虽然,张敬尧领受了湖南督军衔,却是不敢轻易地去与吴佩孚较量。

正在张敬尧踌躇不前之时,与吴佩孚交好的义武军统领王梓竣,却是出其不意地袭取了张敬尧置于岳阳的辎重,这令张敬尧更加怯惧了;于是,张敬尧便托词不出征,只是畏缩于长沙城内当他的湖南督军。

段祺瑞见软、硬两手均未奏效,十分无奈束手无策;只得求助于也赞同对南方用兵、尚在天津的曹锟,并许以副总统之位以利诱,要曹锟促其部将吴佩孚进军。

曹锟也是个利欲熏心之辈,果为所动;于是,致《电》吴佩孚,斥其“违令不遵”。但不久,曹锟却获知,段祺瑞对他许愿之时,又在与关外的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暗中勾结,欲联手对付直系。于是,曹锟一怒之下离开天津跑到保定去了。

曹锟抵达保定后,即又致《电》吴佩孚,就先前的斥责表示歉意,并怂恿吴佩孚“毋须理会,放手而为”。吴佩孚得此来《电》后心领神会,于是非但驻足不前,更是《通电》全国呼吁罢战了。

其实,冯国璋与段祺瑞的第二次府院之争围绕的就是和平统一与武力统一问题。

诚然,段祺瑞之所以敢于主张武力统一,是因为他以为自己有从日本借贷来的资金扩充军备,实力已远优于别的军阀,完全可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89章 陈炯明粤军援闽 冯玉祥武穴主和,网址:https://www.xbqg9.net/15/1524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