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为了忘却《关关雎鸠》(3/5)
作品:《沉沦的校花》 孟蘩有点像《乱世佳人》中的斯佳丽美丽、自信、任性在孟蘩与耿潇的恋爱中开始阶段她是主动者但是这也不是一个“灰小伙”与“公主”的故事在小说中耿潇是一个才子这一点从他们第一次见面就体现出来孟蘩的才华也非常高她在唱歌、表演、跳舞方面都有非常高的天分他们的结识或多或少有一见钟情的成分但是很快就转变为“才子佳人”型在这个过程中两情相悦的默契和孟蘩的任性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在孟蘩与耿潇的交往中通过她几次甚至没有道理的脾气尤其是非常夸张的“耳光”中表现出她的任性需要指出的是这几次其实表现的小女孩的憨态这种憨态在后来的“耿杨恋”中杨雪萍也表现出来。
孟蘩真正的任性在于她虽然拥有一份真爱但是她并没有特别珍惜当她知道耿潇和余翔认识时对他一个耳光并且断绝了往来这件事最终圆满解决但这种心态实际对她后来的悲剧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造成孟蘩悲剧的第二个根源是她自信可以分辨真爱、假爱这种盲目的自信使得她面对王惠梁的进攻时敢于迎上去最终被俘虏。
孟蘩的妈妈在整个过程中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虽然在小说中直接的证据并不多但我们还是可以想象得到先她的立场非常明确其次她的确付诸行动《上海滩》中冯程程的经历可以看出如果父母一意干涉所起的作用。
在孟蘩改变的过程中始终没有看到王惠梁出招但是他伸出一直看不见的手最终将孟蘩从耿潇身边拉走吸引孟蘩是王惠梁的魅力还是钱财作者没有交代在喷泉池边的一段对话中作者认为它们是等同的起码我不这样认为当一个情场老手通过投其所好讨好女孩的时候方法可能比物质更重要爱情有爱情的法则余翔身边总有女友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我认为像孟蘩这样大一大二的小女生更看中前者许多人步入社会以后才会变得势利起来那是说话逼迫的。
真爱是唯一的当孟蘩答应与王惠梁单独出去的时候她已经把耿潇彻底背弃了为此与学校的朋友众叛亲离也再所不惜。这时的她真实的感觉应该是快乐的对耿潇只有愧疚。
小说接下来的一段变换非常快从耿潇意识到他与孟蘩无可挽回到他搭救杨雪萍衔接非常紧密然后耿潇就和杨好上了然后就放假、开学、排《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段时间作者明显忽视了孟蘩我们无法通过衣着、表情来了解她的情况因为此时耿潇已经和杨雪萍恋爱她心中的愧疚应该多少减轻了而此时的王惠梁应该还没有变心如果这里有一些描述可以看到此时残留在他心里的初恋还有多少以及她是否真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不过作者交代了两件事一件是她一直试图和解不惜低声下气另一件是她接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我们认为先她为背叛背了沉重的负担其次她对初恋怀着非常珍视的情感。
接下来一切都明朗了我们看到孟蘩又出手了清脆的耳光这是她被王惠梁玩弄时所没有的但是一梦醒来已经是人是情非了。
孟蘩赢得了同情但没有人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没有人解开她的死结她所珍视的初恋已经在与耿潇最后一次的演奏后彻底埋葬了。
小说的结局很自然让大家联想到《笑傲江湖》中岳灵珊的故事但两者在情感的处理上有本质的区别岳灵珊的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她至死牵挂的还是林平之而孟蘩从来没有完全走出她的初恋这里的线索就是那个橙汁瓶子它完全没有了价值于是它成了象征。瓶子在小说的后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第一次出现是两人情变后要回了相互送的东西但孟蘩撒了谎保留了瓶子。——此时她是不能忘情还是只想做个纪念还看不清楚但后来的两次感觉就完全不同了一次是两人白玉山偶遇“在她的膝边赫然立着那只橙汁瓶子里面装着半瓶水。”还有一次则是临近结尾“……就是那只橙汁瓶子。在人们整理孟蘩遗物的时候在枕头边上找到了它。”这就诠释了孟蘩对初恋刻骨铭心的怀念及在其生命最后阶段心路的孤独。
孟蘩其实是脆弱的她虽然有斯佳丽那样的性格但她没有斯佳丽面对挫折时的那种韧性当她走出对王惠梁的那一段情感又走进无可挽回的初恋中并且再也没有走出。孟蘩的死如果不是自杀起码有自戕的成分对于她的过失她自己是有责任的但更大的责任不在她结果却完全由她承担而她临死念念不忘的还是自己是否已经被别人原谅。当然作者是“杀害”孟蘩的“元凶”但是我们又何尝不是帮凶呢尽管孟蘩去逝以后网友都原谅了她并且唏嘘不已但当她活的时候多少人肯原谅他正是由于我们的这种认识构成了孟蘩得不到原谅的气氛或许死可以解脱。
但这还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作者当然可以让她活着但孟蘩被戕杀了正如莎翁如果让罗密欧多抒抒情骚就可以让这对情侣活了但他还是让他们死了让他们在别人的同情和惋惜中永存。没有多少人考虑灰姑娘如何过幸福的日子的海的女儿为了爱献出生命以后却获得丹麦人甚至全世界人永久的纪念同样当孟蘩孤独、痛苦的时候众多的读者为她难过当她死的时候作者为之流泪读者为之揪心为之惋惜难过之心久久不去。
耿潇金庸在《鹿鼎记》后记中说“……武侠小说的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沉沦的校花 最新章节序——为了忘却《关关雎鸠》,网址:https://www.xbqg9.net/16/167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