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南京之行(6)(1/3)

作品:《民国教父的逃妻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大家都来收藏!

俺要每天都写,写的头昏眼花,写的天花乱坠,写的——

写免费公众最大的动力就是你们的支持了,

谢谢你们这两天的收藏,俺现在就像一个码足劲儿的车轱辘往前赶呢

端午节快乐,伙伴们——

------题外话------

不理为妙。[&][].[].[]

如果,苏清朗如山岚,唐承珣冷然风流又自大霸道,这个男人则像一朵开在黑夜间的罂粟,既浓香诱人,又滴着致命的毒液。

男子眼角一挑,嘴角扬起,颇具风情,高颀壮硕的身材在合体的黑色风衣里面霸气侧漏,短短的胡髭更添成熟男子的韵味。

青然一愣,随之摇头,“无功不受禄,谢谢。”

“唐夫人——”男子略微沙哑的嗓音传来,“送你一个。”

“阿芷,我们走吧。”青然提着打好包的石头。

生意人就是势利。

“识个大头鬼!”青然心里暗骂,这个男子根本没看一眼店主手里的笔筒,怎么又会识货?

老店主笑着接过,“世间还是有识货之人啊!”

“这两个,我要了。”那名男子缓缓走来,扔下一袋钱。

她笑着把笔筒放下。

青然摸了摸唐承珣给的那个钱袋,钱倒有,就是不是自己的,她已经想好了,等回上海,就把在南京花的唐承珣的钱一分不少的还给他,花一百大洋买个笔筒,目前自己的确没这个能力。

“青然,虽是真品,但,这价格也太贵了吧!”阿芷咋舌。

青然吃惊的望着这位老店主,真是大千世界,什么奇人都有。自己在架子上选了一大堆普通雨花石也不过几个大洋,这扔在旮旯里不起眼的瓷器竟然是徐云公的真迹。

“一百大洋,少一个子儿都不行。”老人语气坚决。

“这个笔筒要多少钱?”青然又问。

“老朽一生只钟爱雨花石,在老朽眼里,就算是汝瓷和青花都比不得我这雨花石中最普通的石头,更别这些精品了。”老店主一肚子委屈,指着上面那排木架子,“瓷器再好,也是人工而为,雨花石就不同了,它是大自然的神作,老天赋予它什么材质它就展现什么灵性。”

“这么贵重的东西,老伯怎么放在这么不起眼的地方?”青然反问。

“这是景德镇青瓷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姑娘好眼力,这可是清朝‘瓷器大师’徐云公最后一批作品,我敢,除去老朽这里仅存的两个,在整个中国也找不到第三个了。”店主又在瓷器堆里翻出一件一模一样的。

“这个笔筒真好看。”阿芷从成堆的花花绿绿中取出一个天青色的笔筒。

青然收回目光,看了看自己挑的石头也不少了,就弯下身子来到放瓷器的角落,挑选自己喜欢的物件。

不知为何,她对这个人的第一感觉就不好,总觉得他话颇有戏谑的味道,浑身溢出一股让人不寒而栗的恐惧。

那晚在唐家楼顶见到的那个阴阳怪气的男子!

有些眼熟,她在脑海里拼命想,是他——

叶青然只觉得有一道**辣的眼光黏在自己身上,她回身望去,一个二十多岁蓄有短须的男子正笑吟吟看着她。

五十多岁的店主忙着给她们包挑好的雨花石。

雪七扫视了一眼铺内,确认安全后,就在门口等着。

两个女孩子叽叽喳喳,讨论着。

“我要这块,黑白分明,像不像太极八卦图······”

“这块儿才好呢,像不像乌龟,两个黑豆似的眼睛······”

“阿芷,瞧,这个像金鱼。”青然拿起身旁一块石头,“这金黄色还有光泽,我要买下它送给我弟弟。”

阿芷笑道,“我倒觉得上面像青葱树林。在我看来,这就是一副倦鸟归巢图,在你眼里它就是一副湖光山色图,这就是雨花石的奇特之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上面青色的像群山连绵,这些白色点点像一群归鸟,下面不明显的蓝色纹路可以是水波。”

“雨花石是我们南京独有的特产,它被誉为‘石中皇后’,以纹奇色艳著称,瞧这一块儿,像什么,青然?”阿芷拿起一块巴掌大的黄色底纹的石头。

一进铺子,青然就觉得自己的双眼招呼不过来,店铺的四壁都镶着成排的木架子,上面摆满了形态各异的雨花石,雨花石原本要放在水里才更水灵有看头,可这间铺子的石头多到连放一个盆子都觉得多余,那些青然以为做工颇为精致的景德镇瓷器被堆在了一个不起眼的墙角里。

“青然,瞧,那是‘雨花斋’,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雨花石和景德镇瓷器,去看看。”阿芷指着前方一个古朴的铺子。

青然把那张剪影装入包中。

“送给姑娘了。”老婆婆笑着给她们道别,“路滑,慢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民国教父的逃妻 最新章节第八十七章 南京之行(6),网址:https://www.xbqg9.net/2/271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