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黄河改道(1/3)

作品:《锦绣山河

自进夏以来,雨水便一日胜过一日地充分了。

据说岳飞等人的汴梁之行很是顺利,先是齐齐包围了宗翰雄师,又满灌了几次黄河水,让身披铁浮屠重铠的金兵沉了好多次黄河。据说现如今金兵闻河色变,据说金人的尸在下游堆积成了小山,一场大火焚烧了昼夜才算完。

赵瑗日渐安心。

果然岳飞是个沉稳且靠得住的大将。有他坐镇,即便是简简略单的黄河水攻,也能玩出花儿来。

既然汴梁已经稳操胜券,赵瑗的心思,便渐渐转移到了燕云上。

正如她本来对李纲所说的,要将全部燕云往辽化、往金化,令汴梁的繁荣温软之风席卷十六州。有了大笔金银作为推手,赵瑗的计谋推行得相当顺利。毕竟对于现今的人们来说,至高的理想,恐怕就是“小富即安”。

汴梁贸易空前繁荣,于是燕云的贸易便也空前繁荣。

汴梁州桥夜市天下驰名,于是燕云便很少宵禁。

汴梁以填词谱曲为风.流雅事,于是燕云便传唱起了秦地的战歌。

燕云!燕云!燕云!

这个令所有宋人热血沸腾的名字,终于真逼真切地划回到了大宋的版图上。燕云复回的那一天,赵瑗特地命人前往燕京,在宗泽的目前,烧掉了一大幅燕云全图,还有一整套燕云的木塑。等她重新回到燕京,必定会在这位老将军眼前细斟杯烈酒,与他痛饮一夜的。

唯一令赵瑗有些不满的是,清扫金辽残兵的活儿,大半都被种沂揽了往。这位惯常沉默的少年将军,策马挥剑,横扫十六州,固然拿下了赫赫战功,身上的旧伤新伤,却也是愈发地多了。

她曾经认真地抗议过两次,都被种沂理直气壮地反驳了回往。

说是少年功名马上取,说是长风万里觅封侯……

她真是越来越说不过他了。

另有一件令她费解的事情是,李纲已经不大爱好称她为“帝姬”了,口口声声都是“燕国公主”。她知道“国公主”是汉以来帝女的封号,可就是不明确,李纲为何要执着于此。

终于有一天,她忍不住问了李纲这个问题。

李纲缓缓捻着长须,意味深长地笑了:“不过封邑而已。”

赵瑗一愣。

“公主现如今的封邑,是‘燕’。”李纲耐心肠解释道,“纵览本朝高低数年,得官家赐予封邑的帝姬,唯您一人而已。”

赵瑗一惊。

封邑!

“帝姬的封号,是虚的。”李纲持续解释道,“您先前嫌弃上皇的旨意长,没有细看。可是您晓得么,您的封邑,是整整一个‘燕’啊……”

赵瑗惊得无以复加。

她明确这个“燕”字意味着什么。

将近千年之后,一位唤作朱棣的皇,封号就是“燕”。

燕之一地,扼咽喉之要塞,牢牢卡着大宋的国门。燕地失,则宋土沦陷;燕地复,则山河牢固。

燕云燕云,一个是咽喉之要塞“燕”,一个是造就出西汉精锐骑.兵的“云”。赵佶既然想让她守着“燕”,那么剩下的“云”,又想要交给谁?

她甚至有些猜忌,那封诏书,毕竟是不是赵佶的意思了。

还有那个明显笔误的“燕国大长公主”……

下旨的人,分明是想让她,一生一世守护着大宋的国门!

大约是赵瑗的表情过惊愕,李纲竟然捻着长须,哈哈大笑起来。能够吓到这位天神一般的燕国公主,他感到很有成绩感和满足感。

“李相公。”赵瑗好不轻易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恕我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您侍奉父皇已久,可认得出父皇的亲笔手书么?”她连自己摹仿近二十年的瘦金体,都有些信不过了。

李纲捻须微笑:“自是识得。”

“那……”

“燕国公主无需介怀。”李纲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官家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自然都是大有深意的。”

赵瑗呼吸一滞。

她想起了上回赵桓对种沂说过的那番话。

她也想起了赵构对她说过的每一句话。

假如连看似软弱无能、自私胆小的赵桓、赵构,也有这般深沉的心思,那赵佶……

自幼生擅长宫.闱倾轧之中的官家皇们,怎么可能会简略啊……

“公主。”李纲满足地看着赵瑗震惊的神情,轻轻点了点案几上的一摞书,“这是汴州送过来的,您瞧瞧,诸将这般行事,可还稳妥么?”

赵瑗噗嗤一笑:“李相公可真是看得起我了。”她一面说着,一面取过一些书翻阅。

岳飞不愧是个厉害的大将军。

不过短短数月,他已经擒住了完颜宗翰,与吴玠等人一道,将这位不可一世的大金相国公押往燕京。据说上皇和官家见到宗翰的那一瞬间,都齐齐红了眼睛,恨不得生吃了他。

上头又说,岳飞等人已经临危受命,在燕京操.练兵马,准备挥师上京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锦绣山河 最新章节第54章 黄河改道,网址:https://www.xbqg9.net/33/3379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