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战术的困惑(2/3)
作品:《黑白往事》而笛卡尔在第一堂训练课上的表现,却并不能让罗卡先生满意。
不光光是因为默契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出现在笛卡尔的位置上。
作为433阵型的3名中场,这个阵型对他们的要求非常之高,不但要能攻善守,还要每个人都至少拥有一定的出球能力,而且最关键的还是体能要好。
还记得在2003年银河战舰组建的中期,贝克汉姆带着全世界的关注加入了伯纳乌,可是他踢的并不是自己最习惯的右前卫位置,而是被卡佩罗改造成了一名后腰。
在当时的一场比赛中,贝克汉姆跑动距离达到了16100多米,被媒体惊呼为“被浮华外表掩盖的最勤奋的球员”,由此可见,在当时的足球比赛中,跑动距离还并不是一个被大众关注的重要指标。
可是随着巴塞罗那“梦二队”的崛起,他们的高位逼抢一时间弄得各支球队鸡飞狗跳,甚至在和巴萨的比赛中,很多球队通过中场都会感觉到异常困难。
这时候人们开始对巴萨一场比赛中球员们的跑动距离产生了兴,要知道,使用这样的高位逼抢,就意味着需要用更多的跑动来弥补球场的空间。
最后人们惊奇的发现,在“梦二队”勇夺欧冠的那个赛季里,他们的球员平均跑动距离竟然达到了12000米!要知道,当时的一场比赛,各支球队平均的跑动距离也不过才10000米不到。
这才是巴萨为什么会在那个时候称霸欧罗巴大陆的重要原因:天道酬勤!这多出来的2000米,可不是白跑的。
而后随着“梦三队”的逐渐强大,其他的球队也纷纷随之效仿,一场足球比赛中球员们的跑动距离也跟着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据统计一场足球比赛球员们的平均跑动距离达到12000米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或者说一根标杆。
像“潇洒哥”那样一场比赛只跑2000多米的球员,就算弗爵爷当年亲自为折腰他接车,也阻止不了他最终被扫地出门的命运。
而体能,恰恰就是笛卡尔最大的命门。
笛卡尔不是不勤奋,实际上只要他在球场上,就会不遗余力的进行奔跑和反抢,高位逼抢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陌生的事情,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样强度的比赛,他最多也只能支撑半场,也就是45分钟。
罗卡先生曾试图效仿曼卡尔德先生那样使用笛卡尔:只让他出场45分钟,争取在这段时间里利用他的个人能力解决问题。
可是出场时间只是笛卡尔和整支球队面临的问题之一。
他在球队中的位置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罗卡先生看到了笛卡尔出色的组织才华,可是他却不明白,笛卡尔是属于那种越靠近球门威胁越大的球员。
虽然他的身体素质基本上注定了他不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禁区内活动的中锋,但是他在禁区前沿优秀的处理皮球的能力和敏锐的嗅觉,使对方的后卫在这片区域几乎对他无计可施。
他不是不能成为哈维那样分配球权的核心,可是他和哈维不同,哈维更习惯在距离球门60-30米的区域内组织进攻,而笛卡尔却喜欢在对方球门30米区域内组织进攻。
罗卡先生把笛卡尔放到了433的中场位置,实际上也就是把他带出了他喜欢的那片区域,所以他每次在拿球的时候都会感到别扭。
因为在60-30米区域内组织进攻的时候,球员们更多的是拿球面对对方的球门,他们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观察对方的防守站位,然后选择合适的出球路线,这也就是说,即使这名组织球员的思维稍微慢一点,他也可以有缓冲的时间来决定下一步行动。与此相对的就是,当这名球员在组织进攻的时候,对方的后防线其实也在调整,而且他们同样有一个缓冲的时间来重新布置自己的防线。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巴萨的比赛中,哈维虽然被称之为大脑,但是当他在40米区域外接球的时候,巴萨真正有威胁的进攻其实并不多,更多的是依靠梅西在禁区前沿附近的突击制造会,从而带来战果。
这个道理很浅显,距离球门越远,留给对方反应的时间就越多。
而笛卡尔的特点恰恰是他超快的反应和瞬间对足球的处理能力,让他像哈维一样在远离球门的地方慢条斯理的进行传切配合,实在是让他浑身有劲都没处使。相比而言,他其实更像是梅西,在禁区线附近快速的处理足球,在对方球员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解决问题。
不过他的带球突破比起梅球王来就的确是差上一筹了。&ns;&ns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黑白往事 最新章节第二十五章 战术的困惑,网址:https://www.xbqg9.net/34/3437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