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入“走程序”(1)
作品:《拆迁》海城之行,金达省顺利地兑现了他在许刚川市长、倪超凡副市长面前的诺言,成功地平息了海城的拆迁事件,倪副市长为这事专门打电话表扬了他,还转达了许市长对他的慰问。自古以来,得胜之后,班师回朝,皇上都要加官进爵。金达省自己寻思,这回为市里立了这么大的功,提升为市建设局副局长的事,就三个指头捏田螺――更加笃定了。
为了进一步加大保险系数,他决心在福虎路拆迁上再打个干净彻底的漂亮仗,争取在距春节前不到10天的时间内,一个不留地全部完成被拆迁户的签约搬迁工作,以用时60天、百分之百完成1000多个被拆迁户、100多个被拆迁单位签约搬迁任务的史上最好拆迁业绩,向市委、市政府领导充分展示自己的全面才华,为自己就任市建设局副局长、重归行政序列的向往,再增加一个重重的砝码!
福虎路拆迁搞到现在,还剩四个被拆迁户和五个被拆迁单位没有签约搬迁。四个被拆迁户,一个是空关房户主,人住在北京的儿子处,房子一直空着,没有住人,也没有出租,电话联系,一直同意拆迁,但人却一直没回来,因此也一直没有签约搬迁,这一户,前些天已经派专人到北京找他,昨天去的人打电话回报,那人已经同意签约,只是春节前无法回滨海搬迁,想请指挥部帮他搬一下,明年春暖花开后,他回滨海处理搬迁的杂物;另一户也是空关房,户主只有一个女儿,侨居澳大利亚,他也常年住女儿那儿。网上联系上后,对方同意签约,国际快件已经邮出,对方协议已签好,快件正在邮往国内的途中;另外两户是郗守泰以及和他一幢楼之隔的传媒公司钟经理,矛盾的焦点在郗守泰身上,姓钟的在看着郗守泰,只要郗守泰一签,他也立刻签字了。
五个被拆迁集体单位,四个属于同一类型,都是改制以后的企业,新厂长已经与拆迁指挥部签约,但原来厂里的工人,提出拆迁补偿费也要分一些给他们,天天集中在厂里不走,致使搬迁难以进行。这四个被拆迁集体,实际上就是个拆迁上的“烂尾工程”。问题解决起来并不难,如果新厂长肯拿出一些钱给老职工当然好,就是他们不肯,作为法人的他们,已经与拆迁指挥部签约,协议也同样具有法律效力,所以,老职工聚众拒搬、拒拆是违法的,道理讲清楚了,再辅以必要的法制手段,矛盾自然会迎刃而解。另外一户就是天地缘婚纱影楼。这个问题经影楼老板原单位发改委出面协调,也趋向解决,影楼老板表态,只要发改委在自己的下属单位的迎街门面中,能挤出几间给他继续搞婚纱摄影,他立刻就签约搬迁,绝不食言。现在,发改委正在想办法为他解决经营门面,据电话催促,事情已经有了眉目,就在这三两天,就可以解决了。
排过来排过去,最难攻克的,还是郗守泰这座堡垒!
从一开始起,没有哪个会以为,作为退休干部的郗守泰最终会成为福虎路拆迁中最最顽固的“钉子户”。然而,现在,他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成为了令拆迁指挥部的上上下下都感到非常难办的“钉子户”。这里面固然有他自己迂腐、认死理、不转弯等等毛病的原因,但客观地讲,拆迁指挥部的人,也要承担责任,而且公道地讲,还应该承担大部分责任。
郗守泰和章芳菲提出来的问题,并不难解决,如公摊面积被隔壁的沙鸿新家侵占的问题,只要把这幢楼的原先建筑图纸找出来,一看便清楚了,另外,他家西边的沙姓住户已经搬迁,只要在他家的东面墙上,铲掉水泥涂层,能找到郗守泰家那面向西开的房门,真相也就自然大白了。可是,拆迁指挥部却就是没有人肯稍微麻烦一下去查一查。
至于章芳菲在家办了传媒公司,提出来要享受“住改非”待遇,提高补偿标准这件事,其实也不难办,因为,也是在福虎路拆迁中,就有相同的情况被作为“住改非”处理了。可是,拆迁指挥部的人就是不松口,致使这个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正面的答复。
就是这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最终导致了郗守泰家成为福虎路拆迁的最大“钉子户”,而探究这两个问题悬而未决的原因,则不得不遗憾地承认,绝大部分责任,就应该由拆迁指挥部负!
然而,郗守泰家的问题,之所以搞到了今天这样复杂而又尴尬的地步,深层根源还在于他自己。他的秉性,他的为人,他对待事情的看法和处理方法,往往都有别于他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另类,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价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大相径庭。不过,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正是由于他那有别于他人的另类行为,造成了他许多方面与社会的格格不入,甚或背道而驰。
>
本章已完成! 拆迁 最新章节1.进入“走程序”(1),网址:https://www.xbqg9.net/39/39172/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