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海”浪滔滔(1)

作品:《拆迁

冬日的早晨,太阳躲在地平线下,迟迟不肯露面,覆盖在宁北平原上的漫天大雾不期而至,天气在寒冷之外又加上潮湿,变得格外的阴冷,呼啸的北风像刀子一样剐着行人的脸,柏油路面冻得比铁还硬,昨天泼在路边上的水,都已经结成厚厚的冰,如果有谁不心踩在上面,就有可能狠狠地摔上一跤。住在福虎路两侧的居民,除了那些必须赶早上班的人以外,大都呆在自己的家里,他们要等太阳出来、气温升高后才到街上菜市场去买中饭菜,只有赶早上学的学生们,睡不得懒觉怕不得冷,在漫天大雾的福虎路上骑车前行,他们也不敢将车踏得太快,还不时地与虽然离得很近,但身体已经裹进浓雾中,全然看不清楚的同学,高声地着话,甚至还嘻嘻哈哈地着逗趣的事儿,稚嫩的脸庞都被冻得红扑扑的,眉毛、头发上都挂满细密的雾珠,本来就不黝黑的眉毛已经被染成了白色,而口中呵出的白色热气,与迎面扑来的雾气立刻搅到一起,反过来又向自己迎面扑来。

这场浓厚得撕也撕不开的大雾,将“造海人”彻夜劳作营造的福虎路“红海洋”,裹在飘渺无形的白色薄纱中,人们一时还未睹真容。金达省起了个大早,来到拆迁指挥部听取办公室主任岳啸华他们几个的汇报,脸上少有地现出淡淡的笑容。看得出,他对下属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听完汇报,关心地:“你们都受累了,快回房间和其他人一起抓紧时间休息。太阳出来散了雾,我们的好戏就要登场了,到时,你们都是重要演员噢!”

郗守泰与妻子章芳菲很早就起身了。章芳菲的公司今天有一笔业务合同要签订,她七点一过,就出门见客户去了。下了楼又跑回来,告诉郗守泰,外面满街大雾,天又阴冷得很,让他等太阳升高大雾散开些再上街买菜。郗守泰就坐在家里,一边喝妻子烧好的滚烫的热粥,一边看电视新闻,享受着惬意的市民安闲。不知过了多久,忽然间,他隐隐约约听见下面街上似乎噪杂了起来,紧接着,就听到行进中的喇叭音,不知在着什么,正由远及近地慢慢向他家的楼下靠来。第六感官告诉他,楼下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正寻思,电话铃声响起来,抓起话筒,工会副主席丛礼镇的大嗓门就传了过来:“郗老头,快下楼去看看,福虎路上可热闹啦,到处都是横幅、标语,拆迁的宣传口号铺天盖地,快成红色的‘海洋’了,怕不是‘化大革命’又到啦?”

郗守泰连忙下楼,来到福虎路街上。太阳从天上的浓雾中才探出了半个头,流淌在街道上的薄雾已经变成了一股股气流,在冷风的吹助下,毫无方向的窜来窜去。若在前些日,这时候,街上的人还不多,但今天却已经不少了。兴奋和惊讶的表情写在所有人的脸上,特别是那些年轻人,他们一条一条地读着横幅、标语上的内容,看着大大喷满墙壁的带红圈的“拆”字,旁若无人的互相交谈,发表对这一从没见过的宏大而又新鲜的宣传场面的感受,分析预料即将到来的拆迁工作力度和将会采取的举措。虽然城市建设中的拆迁,在滨海已经进行过很多次了,市民们也看到过不少的宣传场面,但从来没有福虎路这样大的阵势,由于年龄的关系,在他们大多数人的记忆中,这可是破了天荒啊!置身其中,步移景换,面对扑面而来的“红海”浪滔,生活在平静中的市民们,懒散的神经被激活了,话语都多了起来,激荡之情甚至溢于言表。

这时候,一辆相向而行的宣传车,载着扩音喇叭,播着纯正的普通话语,又向这边行来。细听方知,播的原来是福虎路拆迁工作方案和相关的政策条。

郗守泰随着行进的人流,从西向东走去,一路上,又遇到了计昊天、丛礼镇、牛春江几个老伙伴。已经升高的太阳,驱走了福虎路上最后的雾霾,又恢复了清朗的视野。抬头看去,街道的上空,隔不多远就是一条红色的横幅,街两旁的的树杆、电线杆、电灯杆上张贴的花花绿绿竖标,更是不计其数,间或经过的商场、饭店等较高楼房,都挂了十几、二十几条巨幅竖标,虽然上面内容各异,但都适应时事,迎合民声,打动民心,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坚持三公原则,做好拆迁工作”;

“坚持依法拆迁,保护群众利益”;

“早签协议早安心,早交钥匙早安家”;

“舍家,为大家,城市建设靠大家”;

“用足用活政策,让利拆迁居民”;

“为拆迁户着想,替拆迁户分忧”;

“无情政策有情操作,拆迁让利造福百姓”;


本章已完成! 拆迁 最新章节1.“红海”浪滔滔(1),网址:https://www.xbqg9.net/39/3917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