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朝鲜国壬午兵变 清皇朝甲申易枢(2/5)
作品:《百年史话中华演义》的正是他;但是,因为大院君毕竟是自己的父亲,又能将他如何?高宗虽感伤心却又无奈。何况,因其伯父、领议政李最应等人已在骚乱中遇害,闵妃去向不明且生死未卜,此时的高宗身边已无可信赖与依靠之人;为权宜之计,高宗不得不重新让大院君主政,以靠他来平息骚乱。因此,虽然父子俩的心中仍是南辕北辙各有所思;但无奈中的高宗此时也只得忍气吞声地听凭于大院君了。
且,众人离开昌德宫后,又涌向日本驻朝公使馆去了。
途经训练都监时,又把里面的日本教官、中尉堀本及寄寓于此的日本学生等九人杀死了。侥幸捡得一命的日本学生冈内恪池、田平之进、黑泽盛信等人惶恐地逃到日本驻朝公使馆,向日本公使花房义质报告了此一惊变。
而此时,高宗也派备官李承谟特来日本公使馆告知并催促:“京城骚乱,公使馆人员宜速离馆,以避祸殃。”
然而,花房义质却故作镇定,不急于离去;却要李承谟告知京畿观察使,派兵护卫。
李承谟喏喏而退,但过了许久没见朝鲜的李氏王朝派兵前来,花房义质这才觉到了须撤离公使馆而不宜再久留了。
然而,此时的公使馆四周已陆续的围满了人;去路被堵,花房义质焦虑不安,命令军曹千原季三郎、二等巡查宫锢太郎等人死命顶住大门,不让乱民闯入。
如此僵持了一阵,公使馆外围堵的人却越来越多了;四周人声鼎沸,还有人不断的向公使馆的门窗投扔石块。
忽然,乱民中更有人在大声地鼓动了:“快放火!别让日本人跑了。”
花房义质闻言,生怕乱民真的放火焚馆;为免葬身火海,花房义质这才下令突围。
于是,七等属官浅野显藏、一等巡查林志津三郎等人打开公使馆的大门,举枪向围堵在公使馆门前的乱民狂射,击毙数十名后才杀出了一条血路,花房义质等人才得以离开了公使馆。
众人见日本人逃离公使馆,有**追赶却又怕日本人的洋枪厉害也就止步了;但当看到横死在地的几十条人命时,一怒之下就真的举火将日本公使馆焚毁了。过了许久,闹事的人群才慢慢散去。
花房义质从公使馆突围而出,惶恐不安地逃命,跑出一程后才敢回头察看。只见,乱民仍围在公使馆四周,倒是没有谁来追赶他们,花房义质才算宽了些心。但是,远远可见日本公使馆已经处于一片火海中了;花房义质庆幸自己能逃命出来,也就顾不了那多,带着公使馆的一班人继续亡命而行了。终于,花房义质一行亡命奔波几经周折后,经过济物浦到了南阳湾;然后,搭乘上一艘英国的飞鱼号测量船,才回到了日本的长崎。
花房义质回到长崎后,立即电报外务卿井上馨,告知在朝鲜发生的一切。
井上馨接到花房义质的电报后,立即报告内阁。
日本内阁知道事态紧急不容迟疑,立即授权井上馨从速处理,又命海军卿川村纯义派遣四艘军舰赶赴朝鲜伺机行事。
井上馨受命后,立即给花房义质下了一道《训令》,令他“马上返回朝鲜”;并明确指示:“若是暴徒再逞凶乱,对我侵害;不管朝鲜政府如何处置,即可以护卫之名加以充分镇压;并促使朝鲜政府谈判,修改旧《约》,以保护我国公民权益。若朝鲜政府不肯修《约》,即视若包庇凶徒,可予《最后通牒》;声明彼国罪名,然后与海陆军共征讨。”
花房义质接到《训令》后心领神会,即乘坐了明治号军舰返回朝鲜。
此时,朝鲜国内的骚乱平静了许多。高宗见日本公使花房义质回来了,连忙派遣仁川府尹任荣镐前往迎接。
花房义质在行馆下榻后,即让任荣镐向高宗转达了“须惩治凶犯,并从新修《约》”的态度。
任荣镐不敢吭声喏喏离出,向高宗传话去了。
第二天,花房义质带了一队日本兵耀武扬威地进入汉城,向高宗书面提出了要求,并限时三天内答复。
当花房义质获知高宗已让大院君重新主持朝政后,又由讲修从事官李渊祖引导,在别殿谒见了大院君。
此时的大院君心中甚是得意,见花房义质到来,已料知所为何事,却假惺惺地:“此次凶变,波及贵公使,实出人意料,万望海涵。”
花房义质却并不虚言,直截了当地也向大院君道明了日本国的态度。
大院君闻后,沉思片刻才:“公使大人息怒,凶犯自当惩处。至于修《约》,当慎之;依吾所见,两国交谊,不苟形式;贵国之尊严,在吾方寸之中,何必多此一举。”
大院君的这番话分明是在拒绝,花房义质闻后愤然离去,且丢下一句要挟性的话:“若限时内没作答复,本公使即认为汝国背《约》,后果自负。”
大院君却淡然一笑并不在意。
然而,“高宗”得知大院君与花房义质闹僵,唯恐再起波澜;赶紧再派仁川府尹任荣镐去向花房义质陪礼致歉,并表示“愿意修《约》”,这才平息了花房义质的怒气。
于是,一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43章 朝鲜国壬午兵变 清皇朝甲申易枢,网址:https://www.xbqg9.net/15/152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