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估价公司成了“香饽饽”(4)
作品:《拆迁》“你们听没听一个故事?就在我们滨海市,有条街道搞拆迁,有个被拆迁户打听到上门勘测的估价师,正巧是自己家的远房亲戚,就拐弯抹角地找到了他,一份厚礼一送,马上搞定!这家人家经济条件不太好,住房一直没有钱搞装潢,但在亲戚估价师的授意下,专门到招商场扯回几丈平绒布,蒙到墙壁上,又到卖建材的熟人那里,借来磁砖铺到地面上,结果,估价师照相机一拍,地面就成了磁砖铺的,墙壁则成了装潢高档宾馆常搞的‘软包’。如此一来,评估价格绝地腾空,这家人家也就借助这位当估价师的远房亲戚,花钱送礼,得大利狠赚。”
“周围的邻居对他的家的情况都很熟悉,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但却没有一个人出来揭发。一些宽宏大量的人认为:谁有本事谁得利,人家的钱是套的老共的,又不是从你口袋里掏的,你忌妒什么事?而其他邻居不敢话,是这家人家的老婆相当厉害,过去在街坊上就有泼妇的称号,谁要是恼了她,她一准上门破口大骂,屁股拍得应天响,两脚一跳三尺高。若是有不买账的与她针锋相对,她就瘫到你家屋里,又哭又骂,夜以继日,不吃不喝,可嗓子越哭越亮,精气神越骂越足,甚至大便都在你家里随地拉。”
“有一次,遇到一个地方上的‘痞子’,竟然将她一抱往门外一撩。她与人争吵,从来都是常胜将军,哪吃过这样的亏?一看一世的‘英名’,今天有可能毁于一旦,一不做二不休,当众解下自己的裤腰带,竟然在这家人家门前路边的树杈上面上起吊来。‘痞子’一看要出要人命,也慌了神,只好又打招呼又认错,当下承认专门上门送礼道歉,这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都这世界上有三种人不要惹他,一是不讲理的,二是不要脸的,三是不要命的。这三样,她都全了。像这样的母夜叉,谁惹谁倒霉!可见,就是找关系、走后门,也要有防患未然的打算,关键时还要有一哭二打三上吊的本事,否则,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纪检部门的铁拳是无情的,事情真的被揭出来,已经入了你荷包的钱也要吐出来,弄不好还会受到查处,弄个处分什么的,那就叫偷鸡不着蚀把米,竹篮打水一场空!”
老丛的故事形象生动,言语又很风趣幽默,得有鼻子有眼,让你不得不相信,真的有那么一回事。
郗守泰和牛春江被丛礼镇的故事逗得笑了好几次。见他故事完,兴犹未尽,还在一个劲地催他:“有没有更精彩的,再一个。”
老丛把脸一板:“你们以为我的故事不要钱,可以白听?没那么便宜的事,今天好了,一人讲一段,不许耍赖!”
牛春江拉腔着调,香香地抽了一口烟,不紧不慢地:“我也来一段传闻吧。不过,我先声明,我这传闻是真人真事,也许我一出来,你们就会猜到是谁。但传闻哪里哪里了,你们要表态,绝不再外传,听到别人讲这个传闻,也不能‘我早就在老牛那里听过了’。否则,我就不了。”
郗守泰和丛礼镇马上表态:“放心,我们俩是那种人吗?”
牛春江这才起来:
“我们这条街上,住的一户人家,丈夫以前在我们湖海区一个局里工作,妻子是一家工厂的工人。几年前,丈夫惹上了赌博的坏毛病,而且手臭得很,逢赌必输,输了没钱赌,就错钱来赌,指望能刨回一些本来,可叹‘兔子刨塘——越刨越深’,一来二去,就掉进了债窝,上门讨债的人挤破了门,有的借的还是高利贷,原来恩恩爱爱的夫妻,结果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从吵又发展到打,老婆的身上、脸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的,见人就哭,数落赌棍丈夫的种种不是。”
“面对讨债人的围追堵截,家里呆不下去了,丈夫就躲到外面去。为了还债,他就继续向人借,借不到就骗,以自己是机关干部为幌子,以帮人办事为名,是找人办事要疏通关系得花钱,钱财到手后,就一去不返,事情没办,钱财不归。许多求他办事的人后来都发觉上了当,其中有些有法律意识的人,就想到了寻求法律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结果,这家伙被送上了法院,经查属实又被判了刑。”
“坐牢期间,下岗的妻子生活无着,就在娘家人的帮助下,利用自己家只有40多平米的临街住房,开了一家餐馆。由于服务较好,特别是价格便宜,生意还很不错,不但进城办事的乡下人经常光顾,就是城里人包括一些机关一般干部,打牙祭时也愿意到她的餐馆去。一来二去,这女人就和市拆迁办的一个普通工作人员熟悉了,先是为了拉长久生意,饭后女老板经常陪他一起打扑克,日久生情,四人游戏就变成了两人游戏,游戏的地点也从扑克牌桌上转移到卧室的双人铺上。”
>
本章已完成! 拆迁 最新章节4.估价公司成了“香饽饽”(4),网址:https://www.xbqg9.net/39/39172/31.html